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信息化建設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情況,請審議。
一、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情況
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各領域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成為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寬帶通信網絡,到2015年3月,長途光纜線路長度接近93萬公里,光纖接入到戶/辦公室(FTTH/O)端口達到1.86億個,全國93.5%的行政村開通寬帶,移動通信基站達353.9萬個,固定電話、固定寬帶、移動電話、互聯網網民數分別達到2.5億、2億、12.9億、6.5億,其中4G用戶超過1.6億。二是制造業等經濟各領域信息化全面推進,成為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動力。信息通信技術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流程、企業管理、物流配送等關鍵環節的應用不斷深化,裝備、化工、鋼鐵等重點行業信息化開始步入集成應用新階段。一批互聯網和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進入國際第一陣營,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10強、前30強中,中國企業分別占4家、8家。農業信息服務能力不斷提高,信息通信技術在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商貿流通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三是電子政務應用進一步深化,成為推動行政管理創新和改進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電子政務與政府核心業務日益融合,金關(海關)、金稅(稅務)、金盾(公安)、金審(審計)、金保(社保)等一批國家重點信息應用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政府門戶網站已成為政府信息公開、政民互動、網上辦事的新渠道。四是信息網絡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播和數字媒體新興平臺。以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為主導、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為骨干、知名綜合性商業網站積極參與的網絡文化陣地新格局基本形成,信息網絡成為文化生產和傳播的新途徑,網絡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五是教育信息化快速推進,對引領教育變革、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超過70%的義務教育學校接入互聯網、30%的學校開通了網絡學習空間,國家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初具規模。六是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人口就業、食品藥品監管等重要民生領域信息化應用蓬勃發展,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奠定堅實基礎,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支撐。七是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泛在連接和數據開放推動城市公共服務更趨普惠包容,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應急救災、交通運輸、環境治理、社區服務等領域創新應用大量涌現,不斷拓展城市公共服務新渠道。八是國家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