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国产-91伊人久久-91伊人影院-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免费毛片儿-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法規標準 » 正文

國務院關于信息化建設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


時間:2015-07-27 作者:
分享到:

?
加強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完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體系,推動建立產業聯盟,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在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等行業推廣普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動核心軟硬件、網絡設備、智能裝備等核心技術與產品的深度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打造開放有序、富有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生態系統。三是推廣普及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研制、發布和國際化,組織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貫徹和評定試點,積極培育第三方咨詢、評定和培訓服務機構。
       (二)實施“互聯網+”先進制造行動計劃,促進業務模式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先發優勢,在工業領域加快實施“互聯網+”先進制造行動計劃,培育基于互聯網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一是加速培育工業互聯網新產品。開展面向重點領域的工業云、工業大數據、物聯網創新應用試點,培育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動形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服務新方式。鼓勵和支持行業企業間(B2B)電子商務平臺、綜合物流服務平臺發展,推廣普及移動電子商務。加快構建“大數據、大支撐、大安全”安全生產平臺,推動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動態化、實時化,以及事故預判和風險防控自動化、智能化。二是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研究制定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企業積極發展在線監控診斷、遠程維護、融資租賃、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業務。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權交易、碳交易等專業服務發展。三是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研究制訂工業互聯網整體網絡架構方案,超前部署面向智能制造單元、智能工廠的低延時、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搭建連接多地、多方參與、安全可靠的工業互聯網試驗網絡,為工業互聯網領域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提供驗證服務。
       (三)完善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
       適應當前全球科技創新交叉集成、跨界融合、集群突破新趨勢,加快構建面向制造業重大共性需求的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一是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組織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充分利用現有科技資源,采取政府與社會合作、政產學研用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等新機制,形成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重點領域制造業工程數據中心,為企業提供創新知識和工程數據的開放共享服務。二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做好科技重大專項、工業轉型升級、工業強基工程等已有專項的部署,利用現有資源建立關鍵共性基礎工藝研究機構,以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的方式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產業化瓶頸。三是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完善人才、資本、園區、稅收等政策環境,以互聯網推動創業創新要素平臺化、集聚化和生態化,培育低門檻、廣覆蓋、有活力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態系統。發展市場化與專業化結合、線上與線下互動、孵化與投資銜接的各類創客空間,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籌等綜合服務平臺,營造創業創新環境。
       (四)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
       把信息化作為中小企業拓展市場空間、提高發展質量、增強創新活力、促進集群發展的重要途徑。一是提升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水平。繼續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專項計劃,支持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打造一批運作規范、功能完備、服務高效、信譽良好的信息化服務機構和應用集成服務商。二是加快培育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云平臺。繼續實施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建設一批工業云體驗中心,打造一批集軟件工具、設計素材、知識管理、標準規范、培訓教育等于一體的高質量工業云服務平臺,引導中小企業探索制造業發展新模式。三是探索以互聯網金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新渠道。深入研究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營造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發展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融資新模式,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五)建設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
       統籌規劃、整合資源、超前布局,推動網絡長期演進和技術升級,為兩化深度融合提供堅實支撐。一是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深入推進“寬帶中國”戰略實施,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暢通、技術先進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

關鍵詞:    瀏覽量:474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讓制造業不缺測試測量工程師

最新發布
行業動態
政策法規
國際資訊
儀商專題
按分類瀏覽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電話:020-34224268 傳真: 020-34113782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粵ICP備16022018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