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磁干擾:
任何可能引起電子裝置、設備或系統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或者對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產生損害的電磁現象稱為電磁干擾(EMI)。幾乎每一種電子設備都產生不同程度的電磁干擾信號,它是一種不希望存在的電磁信號。這種信號可能以電磁輻射的形式輻射出來,也可能通過載流導體,如電源線、電纜等,進行傳輸。同樣,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對其它電子設備產生的干擾信號都很敏感。電磁干擾的產生必須具備電磁干擾源、對電磁干擾敏感的電子裝置和電磁干擾的耦合通路三個要素。
電磁干擾源分為自然界和人為兩種。自然界的電磁干擾主要是雷擊產生的大氣噪聲(<10MHz)和宇宙射線、太陽射線引起的大氣噪聲(>10MHz)。人為電磁干擾源分為有意和無意兩種,前者是指那些必須發射電磁波的電子設備,如調頻波、調幅波、電視、廣播發射機以及雷達和移動無線通訊機等;后者是指那些工作時產生無用的電磁干擾信號的電子設備,如計算機設備、繼電器、開關、熒光照明燈、電弧焊機以及點火裝置等。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影響的電子裝置有通訊接收機(收音機、電視機等)、雷達、導航設備、計算機等,特別是這些電子裝置中的電源,對電磁干擾更是十分敏感。
電磁干擾可能以電流的形式沿載流導體(如電源線和電纜)傳播,或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因此,根據電磁干擾的耦合通路的不同,電磁干擾可以分為傳導電磁干擾和輻射電磁干擾兩種。通過載流導體傳播的電磁干擾稱為傳導電磁干擾,通過空間傳播的電磁干擾稱為輻射電磁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