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從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主要意義、重點內容、落實措施等九個方面具體解讀了該項政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辛國斌在介紹《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辛國斌指出,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期將正式發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著力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強調指出“中國制造2025”的前途就在于“+互聯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作出具體部署。國務院其他領導同志也多次提出具體工作要求。
推進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在于實現三個“有利于”
辛國斌在介紹《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時表示,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目標是為了實現三個“有利于”。
辛國斌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互聯網日益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主導力量,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是深化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新經濟,加快“中國制造”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舉措。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也是互聯網大國,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有利于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倍增效應,有利于激發“雙創”活力、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有利于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新舊生產體系的轉換。
《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
辛國斌在介紹《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時表示,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未來一段時期融合發展的工作重點和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具體內容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圍繞一條主線。即以激發制造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為主線。
二是打造兩個平臺。即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大型制造企業“雙創”平臺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第三方“雙創”服務平臺,營造大中小企業協同共進的“雙創”新生態。
三是培育三個模式。即支持鼓勵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增強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