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纜的敷設方式
電纜的敷設方式有以下幾種:直埋敷設、穿管敷設、淺槽敷設、電纜溝敷設、電纜隧道敷設、架空敷設等。這幾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一般要考慮城市發展規劃、現有建筑物的密度、電纜線路長度、敷設條數及其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從技術上比較,電纜隧道敷設方式和電纜溝敷設方式便于電纜的施工、維護和檢修。在一些發達國家城市中,城市規劃建設時,已考慮公用隧道。實踐證明公用隧道運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重復投資次數和反復開挖路面的現象,但初期投資巨大,建筑材料耗資金,在國內,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這種敷設方式是極少的。相比而言,直埋敷設和淺槽敷設則是屬于經濟型的敷設方式,直埋電纜是最經濟而被廣泛使用的電敷設方式,它運用于郊區和車輛通行不太頻繁的地方。但不利于電纜的維護和檢修,一旦遇到電纜故障,即使使用測試儀測出故障點,也要重新挖開電纜溝,極不方便。因此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工程條件、環境特點、電纜型號和數量等因素,用發展的眼光,按照滿足運行可靠性、便于維護的要求和技術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
二、電纜的選型
常用的電力電纜有油浸電纜、聚氯乙烯絕緣電纜、交聯聚乙烯電纜等,根據使用場合的不同,又延伸為不同種類的特種電纜。目前,隨著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的不斷提高,交聯聚乙烯電纜已成為使用最廣的電纜產品,在電纜選型時,應根據使用的不同環境和條件,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盡量減少穿越各種管邊鐵路、公路和通訊電纜;如采用直埋和淺槽敷設方式時,應考慮使用加鋼鎧的電纜。
三、電纜截面積的選擇
電纜截面積的選擇,關系到投資多少、線路的損耗和電壓質量、電纜的使用壽命等。如選用截面積偏小,會導致電壓質量下降、線路損耗過大,則會使初期投資過高。因此應根據負荷預測結果、發展規劃,選擇合適的截面積,使電力電纜滿足最大工作電流下的纜芯溫度要求和電壓降要求、最大短路電流作用下的熱穩定要求。由于負荷預測工作難度性高、準確性較低,因此,選擇電纜截面積時,還要滿足《城市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和《城市電力網規劃導則》要求。
在三相四線制低壓電網選用電力電纜時,還要考慮零線截面積的選擇,在公用低壓網絡中,由于受用戶因素影響較大,三相負荷平衡難以控制,為改善電壓質量,降低線損,零線截面積應與相線截面積相同。
四、關于電纜網絡及電纜網絡自動化
隨著電力電纜在配電網中的不斷推廣與使用,配電網可分為電纜網絡和架空網絡(含架空、電纜混合網絡)。《關于〈城市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的實施情況及補充意見》也對電纜配電網絡自動化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在配電網區域網絡采用電纜網絡時,應按照配電自動化的要求,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有條件的要考慮自動化試點工作,條件不成熟的也要在配套設備選型時,考慮留有充分余地,為實現自動化方案打下基礎。
五、電力電纜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大電流電力電纜引發的渦流問題
電力電纜在施工中,有采用鋼支架的,有采用鋼質保護管的,有采用電纜卡與架空敷設的,凡是在電力電纜周圍形成鋼(鐵)性閉合回路的,均有可能形成渦流,特別是在大電流電力電纜系統中,渦流更大。在電力電纜施工時,必須采取措施,使電纜周圍不能形成鋼(鐵)性閉合回路,防止電纜引起渦流現象發生。
2. 電力電纜的轉彎引起的機械性損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