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多機和機群的協同作戰要求,應在網絡化方面加強技術研究:
(1) 研究網絡自組織和自愈重構技術;
(2) 研究分布式多址接入技術和高速大容量信息傳輸體制;
(3) 研究無人機組網的網絡體系結構。
(4) 研究實時魯棒動態路由協議技術;
(5) 研究與未來天空地一體化信息格柵網絡的鏈接和協同技術。
2.5 無人機多輸入多輸出(MIMO)數據鏈技術
無人機多輸入多輸出(MIMO)數據鏈技術是一種新的無人機測控數據鏈體制,它在地面控制站和無人機上同時配置多根發射和接收天線,將單一信息通道變成了多個獨立的、并行的信息通道,而每個子信道容量都可以達到在無人機SISO(單輸入單輸出)數道的波形可以獨立控制。而每個子信道容量都可以達到無人機SISO(單輸入單輸出)信道容量,同時可以獨立控制。
將MIMO技術應用在無人機數據鏈中,構建基于MIMO的無人機數據鏈,主要優勢在于:
(1)增大信息傳輸容量;(2)降低截獲概率;(3)增強抗干擾能力;(4)提高任務適應能力。為充分發揮MIMO技術在無人機數據鏈中的應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無人機MIMO天線布局的進一步研究。當天線數目較多時,天線的空間布局方式多種多樣,從而其空間相關矩陣也多種多樣,相應的MIMO容量的情況也相當復雜。
(2) 無人機MIMO系統中信號處理的研究。結合MIMO技術在無人機數據鏈上的應用優勢,在兼顧復用增益和分集增益的情況下,研究選擇怎樣的編解碼策略、如何提升無人機MIMO抗干擾性能等問題。
(3) 無人機MIMO抗干擾和監測技術研究。
(4) 無人機MIMO數據鏈實驗平臺構建。
2.6 一站多機數據鏈技術
一站多機數據鏈技術是指一個測控站(地面或空中)與多架無人機之間的數據鏈通信,采用頻分、時分及碼分多址方式來區分來自不同無人機的遙測參數和任務傳感器信息。簡化了地面控制站的設備量,使用一個測控站可控制多架無人機;提高了系統互聯互通的能力,使無人機實現多機多系統的兼容和協同工作,提高無人機測控系統的
使用效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數據傳輸鏈路協議研究。實現無人機的通用化與互操作首先必須實現在物理層上,也就是數據鏈路的通用性,包括頻段、信號格式、數據格式等測控通信體制的統一,這是一切互連互通的基礎,美軍于1991年將通用數據鏈(Common Data link,CDL)確定為ISR寬帶數據鏈標準,并發布了《CDL波形規范》,隨后也得到了北約其它成員國的認可,并以該規范為基礎,于2002年11月發布了北約圖像系統互操作數據鏈標準STANAG AR 7085 的第1 版,2004 年1 月發布了該標準的第2版。為實現數據鏈終端間的互操作,使從空中發送的圖像和管理數據能夠根據需要通過地面/海面指揮、控制和鏈路管理數據終端進行分發,必須準確描述互操作所需的寬帶數據鏈的總體要求、系統功能模型、接口及其特性、保密要求、鏈路管理以及通信協議等通用技術規范。提高系統通用化、系列化、標準化、模塊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