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被比喻為是光伏系統的心臟,是它們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實現光伏發電。把若干數量的單體電池以串聯和并聯方式連接,然后再進行密封成一個整體,就形成了光伏組件。光伏運維中的關鍵步驟,就是光伏組件的運維。
組件運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請看技術專家的解答。
1、組件出現熱斑
常見的光伏組件多為平板式封裝結構,造成熱斑的主要原因有三個:組件質量問題(內阻過大)、裂紋和部分表面陰影。
熱斑會嚴重的破壞光伏組件或系統,嚴重時會引起火災事故,但僅憑目視檢查很難發現。熱斑出現時,組件短路電流小于組件工作電流,出現問題的電池片處于反偏狀態,消耗其它電池片的能量,此時,它們的溫度較其他區域略高,因此可以使用紅外熱像儀來檢查熱斑效應。
推薦工具
Fluke VT06/VT08 輕便型紅外熱像儀
小巧身形,功能強大
發熱點一拍即現,快速準確
防塵防水防跌落,無懼惡劣環境
2、達不到預期發電量
太陽能的發電效率以峰值日照時數衡量,即每天中能夠達到1,000瓦每平方米太陽能組件產出的小時數。
峰值日照時數會被很多因素影響而改變,尤其是時間、季節和天氣條件。隨著光伏電站建成時間的推移,發電量可能會有所衰減。因此,日常運維中必須關注實際發電量和預期發電量的差異。運維工作中,光伏組件的安裝位置和傾斜角度都對發電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初次安裝完系統或進行系統清潔之后,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其電壓、電流參數和組件的實際功率輸出,確保其工作性能符合原本設計的要求。還需使用太陽能輻照度計和I-V曲線測試儀,換算成標準條件下的功率值,并與設計要求比較,看發電量能否達到預期值。
電參數測量需要多合一功能的工具,因為簡潔的工具包在廣闊的現場攜帶起來更為輕巧。我們關注的電參數有電壓、電流、通斷性、極性、功率和電阻。一款鉗形表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推薦工具
Fluke 393 CATIII 1500V鉗形表
功能全面,專為光伏現場設計
IP54防塵防水等級,不懼惡劣環境
CATIII 1500V配合Fluke Pomana MC4轉接線,高電壓工況也安全
纖細鉗口,小空間伸展自如
即使安裝正確,光伏系統也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發電量。為了使光伏系統達到預期產出,重要的是要確保系統能夠接收正確數量的輻照能量,需要利用太陽能輻照度計測試當前組件位置的輻照度,并反復調整角度,直至找到輻照度最大的位置。
太陽能輻照度計要求能夠測試傾角和溫度,并能固定至組件的相應位置,以防在測試過程中遮擋光伏面板或者因角度有誤而影響測試結果。
推薦工具
Fluke IRR1輻照度測試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