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這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于器件面積較小,且材料本身對太赫茲波的吸收很弱,因此必須使用天線結構聚焦太赫茲波實現響應探測。而鈣鈦礦的理化性質,不允許進行光刻操作。
經過多次討論之后,該團隊初步敲定了埋底天線設計,并經過仿真模擬計算確定了如下規律:這種位于介質下面的對數周期天線,也可以實現較高的增益系數,借此加工出的太赫茲探測器能表現出優異的響應性能。
回顧研究全程,張雅婷表示:“相較于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我也希望為國家微納光電探測事業做出貢獻,同時我也關注對于年輕一代學生的培養,著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實踐與錯誤中摸索出一條屬于他們自己的科研道路。我常常告訴學生:沒有失敗的實驗經歷,就不會有對科學的敬畏之心。每一份樣品在測試儀器下都蘊含著成功的希望,不要害怕實驗帶來的挫折。在保持理性分析的思考下,也需要‘適當的感性’,相信自己的研究終會帶來成果,以及不要懷疑自己所具備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