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示例為對上圖1所示的“SMA線纜(ZA17)”及“SMA線纜+6dB衰減器”在USB3.2Gen1眼圖測試中進行去嵌。
圖5 USB3.2Gen1眼圖測試連接示意圖
圖6 USB3.2Gen1眼圖測試實測連接圖
Step1:
首先,分別連接USB3.2Gen1的差分正負信號,其中正端使用“SMA線纜(ZA17)”連接示波器端口1和USB3.0夾具“+端”,負端使用“SMA線纜+6dB衰減器”連接示波器端口3和USB3.0夾具“-端”。因為±端口有6dB的衰減,且兩根SMA線纜長度不同,造成USB3.2Gen1的差分信號正負級幅度有一倍的差別,且有一個明顯的延遲。差分信號的±端實測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7 USB3.2Gen1差分正負信號(因C3負端接了一個6dB衰減器,故其幅度僅為C1正端一半。C1與C3 SMA線纜長度不一致,造成C1與C3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延遲)
Step2:
使用R&S RTP示波器的硬件“單端轉差分”功能,把單端信號實時轉換為差分信號。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8 RTP硬件“單端轉差分”(因C1與C3幅度差別較大,造成差模/共模信號質量都較差)
Step3:
使用R&S RTP示波器的“高級眼圖分析”功能生成經過這兩段線纜的USB3.2Gen1信號的眼圖,并測量眼寬/眼高等參數。其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9 RTP“高級眼圖分析”生成眼圖(眼圖質量較差)
Step4:
分別在上述3組測試中開啟“實時去嵌”功能。將這兩根SMA線纜(含衰減器)的S參數導入RTP示波器的“去嵌功能”中,對這兩根SMA線纜分別進行實時去嵌。
圖10 USB3.2Gen1差分正負信號(去嵌后,正負端幅度/延遲影響都已去除)
圖11 RTP硬件“單端轉差分”(去嵌后,差模/共模信號質量較好)
圖12 RTP“高級眼圖分析”生成眼圖(去嵌后,眼圖質量較好)
#結語
本文介紹了高速串行信號測試中對夾具/線纜/連接器等進行去嵌的必要性和在R&S RTP示波器上進行實時去嵌的方法。并以實際測量驗證了通過R&S矢量網絡分析儀ZNB測量S參數,以及通過R&S RTP示波器對夾具/線纜/連接器等進行去嵌前后的對比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