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德與施瓦茨 產品經理王瑋
相信對于車載緊急呼叫技術大家一定并不陌生,這項技術要求車輛在緊急情況發生之后,可以通過無線通信技術自動或手動聯系救援中心PSAP(公共應答點),從而達到對事故人員及早救援的目的。這項技術包含了緊急呼叫信息MSD(最小數據集)端到端數據收發,車載無線通信能力,導航性能以及聲音品質等方面的應用。目前在全球有強制或非強制的不同選擇。強制區域包括歐盟,俄羅斯和阿聯酋等三個國家和地區,其標準又被其他國家引用。
表1 當前強制緊急呼叫地區
從上表可以看到當前的車載緊急呼叫技術還主要以傳統的2G/3G技術為主,但是隨著網絡運營商網絡重耕,2G、3G退網加速。因此這項技術也面臨著技術演進的巨大壓力。
本文主要介紹歐盟對于下一代緊急呼叫的一些法規和策略 ,并且介紹羅德與施瓦茨公司針對歐盟下一代緊急呼叫系統的測試方案 。
歐盟在2024年的2月14日,針對緊急呼叫系統發布了兩份指導性文件,分別為EU 2024/1180和2024/1184,其中EU 2024/1180規定了車端從2025.1.1年~2027.1.1年逐步過渡到下一代緊急呼叫系統,細則如下:
2025.1.1 開始,NG-eCall在新車允許支持2026.1.1 開始,新車必須支持NG-ecall2027.1.1 開始,不再支持傳統的CS緊急呼叫,存量車型適用
技術演進,標準先行,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歐盟緊急呼叫系統的相關核心法規體系。傳統eCall的核心規范包括了如下三個部分:
EN 15722 –eCall minimum set of data (MSD)EN 16062 –eCall HLAR using GSM/UMTS CS networksEN 16072 –Pan-European eCall operating requirements
其中MSD部分描述了在緊急情況發生之后,車輛應向應答點傳輸的最重要的數據,共有140 Byte,我們稱之為最小數據集,整個MSD是與無線通信技術解耦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基于傳統的語音來承載還是基于數據承載,這個傳輸最小數據集是不變的。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例如EU NCAP 2024版本的測試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五星eCall測試,會額外增加可選的MSD數據集來作為評分的一個因素。圖一是在CMW側的PSAP軟件上展示的MSD的信息實例。
EN 16062主要描述基于GSM和UMTS的網絡特性的應用需求,EN 16072主要描述緊急呼叫系統的實施需求。
圖1 MSD數據解析
在規范演進的過程中,因為緊急呼叫系統從電路域過渡到分組域,即從2G/3G過渡到4G/5G。因此 EN 16062 變更為TS 17184:2022 (eCall high leve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除此之外,還涉及到EN 15722的規范演進,從2015版本過渡到2020版本,相應的MSD的版本從2024年5月份強制執行MSD V3版本。Operating Requirements EN 16072從2015版本過渡到2022版本。注意,這里指的分組域包括基于4G技術的eCall和基于5G技術的eCall,因此相應的測試規范也分成了4G部分和5G部分。
隨著系統以及核心規范的演進,相應的測試規范也隨之發生變化,這里最主要的協議是端到端測試規范從 EN 16454過渡到 TS 17240 (End-to-end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IMS packet switched based System),當然整個的標準體系中包括多個規范,為了不使大家被復雜的規范名稱繞暈,我們只介紹了最重要的核心規范和測試規范,并且將規范按照層次和實施階段用圖1表達出來。其中在過渡期間(Phase2)規范體系存在網絡共存的問題,但是這個時間相對而言較短,而且目前相關的核心規范和測試規范也并沒有完全發布,所以我們可以主要將精力放到Phase3階段,即單獨的下一代緊急呼叫系統上。
圖2 歐盟緊急呼叫系統規范演進
最后我們再了解一下為了解決相關的測試需求,羅德與施瓦茨都提供哪些測試方案?對應了哪些測試規范呢?
整體的NG-ecall測試需求可以分成4大部分,其中包括端到端測試,導航測試,語音質量測試以及GCF新增的一致性測試。羅德與施瓦茨主要使用下一代綜測儀CMX500完成4G/5G的端到端測試TS 17240,SMBV100B完成導航性能測試2017/79附錄6,CMX500結合海德科技的音頻評估系統完成P.1140的音頻質量評估,基于CMX500的GCF一致性測試。
另外這套方案同樣可以支持非常多的演進技術,例如Wi-Fi7信令測試,Redcap信令測試以及NR-NTN信令測試等。使我們的投資有了更多的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