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柔性磁膜的觸覺傳感器。
通過設計正交磁化的Halbach陣列,該觸覺傳感器可以實現三維力的自解耦,將標定復雜度從三次方降低到一次方,極大地簡化了傳感器結構以及標定流程,為低成本的三維力觸覺傳感提供了新思路。
圖1 傳感器結構與原理
相關成果以“A soft skin with self-decoupled three-axis force-sensing taxels”為題,已發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
自解耦三維柔性觸覺皮膚
如圖1所示,該觸覺傳感器的主體部分從上往下分為三層:柔性磁膜,彈性硅膠,以及PCB電路板(帶有霍爾傳感器)。
當磁膜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變形后,磁膜與霍爾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將發生變化,因此由霍爾傳感器測得的磁場大小及方向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該三維磁場信息經過解耦算法可以被轉換為三維力信息。
之前的研究表明單面多極正弦磁化的Halbach陣列有二維自解耦的特性,即在x-z平面內,磁感應強度B只和z方向有關,磁場方向RB只和x方向有關,因此可以用于二維力的自解耦。
由于磁場滿足疊加原理,研究人員發現,將兩個正弦磁化的Halbach陣列磁場進行正交疊加后,二維自解耦的特性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簡化可以被推廣到三維。
圖2 Halbach陣列的磁場正交疊加
即B只和z方向有關,Rxz只和x方向有關,Ryz只和y方向有關,其中B,Rxz,Ryz在簡化前后的歸一化絕對誤差(NAE)分別為2.88%、3%和4.56%。
基于正交磁化Halbach陣列三維自解耦的特性,三維力Fz、Fx、Fy可以分別通過B、Rxz、Ryz解耦出來。
為了驗證上述三維力自解耦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人員設計并制作了三個具有不同形狀、大小、量程及靈敏度的觸覺傳感器,以用于不同的實際應用。
人工膝關節三維力分布測量
第一個應用是測量人工膝關節處的三維力分布:
膝關節由3D打印而成,下半部分由觸覺傳感器(含24個傳感單元)及ATI六維力/力矩傳感器組成;上半部分由機械臂驅動模擬人類膝關節的彎曲和滑動。
實驗顯示,觸覺傳感器可以提供實時的三維力分布測量,且測得的合力與真實值(來自ATI傳感器)誤差很小。
觸覺示教機器人制作咖啡
另一個應用是基于觸覺的教機器人制作咖啡。
如下圖所示,研究人員將一個可以檢測力和力矩的3x3觸覺傳感器陣列安裝在了機械夾爪的一端(取矩點為傳感器中心),當操作員輕觸或滑動傳感器表面的時候,傳感器將檢測到相應方向的力和力矩。
該力和力矩乘以一個增益矩陣(gain matrix)之后將被分別轉換為機械臂末端執行器的運動增量(移動+轉動),并通過一個阻抗控制器(impedance controller)更新機械臂的末端姿態。
機械夾爪的開合可由特定的觸覺信號編程控制,如快速上下滑動傳感器表面控制“關閉夾爪”,快速上下搖動所夾物體控制“打開夾爪”。
通過直接和傳感器或所夾物體交互,機械臂及夾爪可以被精確控制并依次完成夾持水杯、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