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娟是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常年從事環境監測,有豐富的重金屬監測經驗。她說,“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中,龍曉娟在綜合比武個人賽中獲得第一名;她還擬被評為“2019年最美基層環保人”,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者。
龍曉娟勇奪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第一名
負責環境監測的“后方”
龍曉娟是廣東肇慶人,今年34歲。2010年,她從中山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畢業,進入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
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測是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日常工作的兩部分重要內容。九年來,龍曉娟一直在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實驗室負責樣品的實驗分析。如果說,在現場取樣的同事是在監測工作的“前方”,那么龍曉娟則在“后方”負責樣品分析和數據處理。
環境監測部門是為環境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的關鍵部門。近年來,東莞市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環保工作一直處于高壓態勢。作為環境監測人員,每天要面對數量龐大的樣品和數據。有人曾問龍曉娟:這么多年從事實驗分析,工作重復且繁瑣,會不會覺得枯燥?她答道:整個環境監測領域不斷更新,國家也在不斷發布新的監測標準;對我來說,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相比于文字,我覺得跟儀器和數據打交道更有趣。”龍曉娟笑著說。
擁有豐富的重金屬監測經驗
自2013年9月“兩高”司法解釋出臺后,隨著環境執法力度的加強,對重金屬監測的要求也愈發嚴格。也就是從那時起,龍曉娟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重金屬分析方面,并多次出色完成國家考核斷面采測分離樣品分析、突發環境應急事件等監測任務。
2019年4月中旬起,東莞開展了虎門電鍍園區專項行動。龍曉娟和同事們連續加班了一個多月。有一天凌晨一兩點,睡夢中的龍曉娟被電話吵醒。原來,“前方”的同事發現有企業偷排,已進行取樣,需要第二天9點拿到樣品的數據分析。第二天早上五點,龍曉娟便和同事趕到單位,準時上報了實驗分析數據。
多年來,經她之手出具、最終移交上級部門進行司法認可的超標報告多達數百份。
“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今年4月,接到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的通知后,龍曉娟經過了市級選拔、全省選拔,和廣東其他隊員一起參加了全國比賽。
10月21日-23日,大比武在南京舉行。比賽內容分為理論考核和實操考核兩部分。在實操考核方面,共有4個項目:水質高錳酸鹽指數、水質六價鉻、土壤pH值、空氣VOCs測定。每個項目考核中都發一個樣品,參賽者須在兩個半小時內測出其濃度值;考核內容包括結果準確性和操作規范性。12月17日-18日,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龍曉娟在綜合比武個人賽中獲全國第一名。
幾天前,“2019年最美基層環保人”名單公示,共有10人上榜,龍曉娟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入選者。
龍曉娟說,環境質量關乎每個人的身體健康,而環境監測的最終目的是改善環境質量。“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采寫:南都記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