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恒順維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例如無線信道仿真儀,國內市場涉及大學和研究院所以及通信制造業,坤恒順維在這一領域國內市占率已接近 50%,已突破高端市場。隨著 5G 基站建設投入以及 5G 通信技術在各應用領域的應用普及,該產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無線信道仿真儀
黃永剛指出,在細分領域先行突破,獲得用戶認可,取得好的口碑,同時進軍更大更通用的市場,是一條切實可行的突圍之路。其中射頻類儀器是通用儀器的重要門類,包含發射端(矢量信號發生器(信號源))、接收端(頻譜分析儀)、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公司已掌握相關射頻微波、數字電路技術,具備產品擴維的技術基礎。
“射頻三大件”協同性強,下游客戶重疊度高,完善產品體系有利于實現杠桿擴維。根據FROST&SULLIVAN,全球射頻類儀器2025年預計有27.8億美元的市場空間,坤恒順維射矢量信號發生器(信號源)是戰略突破“第一步”,后續隨著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逐步落地,快速導入下游重疊客戶,將打開射頻儀器廣闊藍海。
黃永剛指出,相對于設備,測試測量的儀器指標往往需要高一個數量級,數量還少,所以挑戰無處不在。
其一,行業進入壁壘高。高端測試仿真儀器儀表屬于高端技術密集型行業,是信號處理、信息與系統、射頻微波、計算機及軟件、光電、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等多種學科技術的綜合產物,產品技術含量高。隨著高帶寬、高頻段、高階調制等無線電技術的使用,高端測試仿真儀器儀表產品對于信號質量、頻譜 純度、穩定度、數據交換及信號處理能力等指標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需要不斷根據行業前沿技術發展進行產品升級及新產品的開發,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同時,高端無線電測試仿真儀器儀表構造復雜、精密度高、研發難度較大,需要企業具備雄厚的技術儲備、充足的跨學科高素質研發人員和豐富的技術經驗積累。下游客戶注重測試設備的升級迭代的連續性,以及后續維護服務等,具有高質量、高性能的測試仿真儀表廠家,與客戶具有較強的粘性。因此,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人才及客戶壁壘。
其二,全球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從區域來看,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具有良好的上下游產業基礎,無線電測量儀器產業起步時間早,市場規模大,需求穩定;亞太地區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已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子產品制造中心,對無線電測量儀器的需求潛力大。
其三,國內高端無線電測量儀器依賴進口。由于我國電子測量行業起步較晚,與國際水平相比,在產品結構、高端產品的技術水平、市場份額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而中高端產品長期依賴進口。隨著各產業持續進行升級與技術創新,尤其是在移動通信、航空航天、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關鍵領域技術的不斷突破,無線電測試仿真儀表作為下游行業發展的必要支撐,國內無線通信設備制造商對高質量、高性能的測試仿真儀器呈高速增長趨勢。
“長期以來,國內無線電測試儀器儀表的高端產品市場主要由美國是德科技、德國羅德與施瓦茨公司等國外企業占據,用戶長期使用的依賴性是市場現存的主要問題,穩定性、可靠性、綜合性價比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比較突出,也是國內企業的挑戰所在。”黃永剛表示。
為此,坤恒順維將在當前已經取得的細分市場高端突破基礎上,更加注重技術研發與創新工作,不斷加大經費投入、人才培養力度,持續增強技術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將繼續秉承“以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企業精神,在關鍵技術領域擁有扎實的核心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為國家科技創新、行業高質量發展,正面迎接挑戰,在核心技術、穩定性、可靠性、綜合性價比、用戶依賴性方面均衡發力,實現儀器儀表的高端突破。
“工匠精神”驅動技術創新
在追追高端突破的背后,是坤恒順維推崇的工程師文化,也就是“工匠精神”。在黃永剛看來,“工匠精神”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業務精神,技術是為業務服務的,為業務服務的技術才能發揮出它的價值;技術人員需要基于業務場景,融合技術才能做出所需要的產品。
第二,學習精神,技術的快速演進才會引發業務創新或者技術創新。技術是不斷革新的,我們也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