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行業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對于很多國內外新的品牌,在當今如此激烈競爭中殺入市場實屬不易,另一方面,儀器儀表行業在其應用領域迎來高速發展時期,儀器儀表產業細分,也成為了發展趨勢。尤其是中小企業,儀器新品牌如何做好加大科技投入,開拓市場渠道?
聚焦細分行業應用需求,把握住時代的發展機遇才是每一家儀器儀表商正確的選擇。事實上,在全球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大環境影響下,近年來,深耕于各個細分領域的儀器儀表商都紛紛在技術研發、服務完善、市場拓展方面“大展拳腳”,力求以契合目標市場需求的技術與產品創新來實現效益的穩步增長。
好政策和市場雙重紅利正是受益于此,儀器儀表行業綜合實力才有了顯著提升。而具體到儀器儀表全產業等細分領域,儀器產品科技含量的上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促進創新探索,謀求差異化發展十分必要。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以中低端企業為主,研發投入不足,所生產的儀器產品高端技術含量不足,多數以低價立足市場。長此以往,必將被資本市場淘汰。
在中國智造概念提出后,中國加大對制造業投入,各種鼓勵政策也不斷出臺。在此大環境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也有了長足發展。據上海儀器儀表協會統計,2017年我國進口儀器數量較往年略有下降。
(圖片來源:上海儀器儀表協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儀器行業仍舊處于貿易逆差。
長期以來,進口檢測儀器一直占據我國主要市場,分布在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實驗室,以及高校和相關企業中。
在檢測儀器領域,賽默飛、島津、安捷倫等外資企業長期占領我國市場。功能、參數幾乎相同的實驗室檢測儀器,進口價格相較國產的高出近50%,但仍成為客戶首選。
尤其產品細分之后,各實驗室和科研單位對儀器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外知名儀器企業,能夠緊跟客戶需求,不斷增加儀器科技含量,將先進科技轉換成產品投放市場。
而我國多數儀器廠商,仍舊想以低價換取市場份額,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科技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各類檢測儀器則是科技道路上的先行軍。
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就給中國制造業追趕處于發展前列的美國、德國、日本制造業提供了機會。如果抓住機會,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結合起來,就會大幅提升中國制造的水平。
我國科技儀器廠商必須抓住機遇,加大科研投入,轉變目前粗放型生產模式,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以技術立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