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發布數據整理,2024年前三季度儀器儀表行業進出口總額751.5億美元,同比下降2.2%,其中,進口404億美元,同比下降4.57%,出口347.5億美元,同比增長0.8%;整體來看,進出口額持續下降,貿易逆差縮小,前三個季度行業進出口逆差約56.5億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光學儀器、實驗分析儀器行業的逆差分別為33.2億美元、34.1億美元。
從細分行業看,今年以來光學儀器小行業進出口起勢良好,進口增幅及出口增幅均實現由負轉正,進口及出口均實現近10%的增長;實驗分析儀器小行業進口金額基本處于20%左右的降幅,出口金額也是小幅度負增長;試驗機小行業進口金額收縮,而出口金額增長;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及裝置小行業進出口金額均出現負增長;供應用儀表小行業仍保持傳統出口優勢,出口金額同比增長超過7%。
從典型產品看,前三季度,電子顯微鏡進口13.8億美元,同比增長47%,主要進口來源國包括捷克、日本、荷蘭、以色列;捷克在金額上占據領先地位,總金額達4.54億美元,共進口544臺,均價為83.4萬美元;日本在數量上領先,共進口650臺,總金額達2.96億美元,均價為45.6萬美元,值得關注的是,進口以色列、新加坡數量不多但單臺價值頗高,分別進口44臺、8臺,均價分別為349萬美元、312萬美元。從收貨地區看,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四川省和浙江省是主要的電子顯微鏡進口地區,總進口額占比超80%。
前三季度,液相色譜儀進口共7655臺,同比下降35%;進口額3億美元,同比下降近40%;從進口金額和數量看,德國作為安捷倫、賽默飛的主要主產地,其進口數量和進口金額占據第一地位,共進口2485臺,總金額達9481萬美元,均價為3.8萬美元;島津的主產地日本則位列第二,共進口1734臺,總金額達5752萬美元,均價為3.3萬美元;位列第三的是沃特世的主產地新加坡,共進口1109臺,總金額達4816萬美元,均價為4.3萬美元;瑞典、中國、美國、法國位列其后,其中進口瑞典的臺均單價較高,均價為9.9萬美元,而進口美國的臺均單價較低,均價為1.85萬美元,進口法國的臺數僅10臺,但單臺均價為78.8萬美元。從收貨地區看,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和四川省是主要的液相色譜儀進口地區,總進口額占比近85%。
前三季度,質譜聯用儀進口2229臺,同比下降近40%,進口金額總計約4.7億美元,同比下降37.2%。從進口來源地來看,新加坡、德國、美國、日本和愛爾蘭位居我國質譜聯用儀進口國的前五位,其中新加坡無論進口金額還是進口數量均牢牢占據首位,共進口642臺,總金額達1.35億美元,均價為21萬美元;德國位居第二,共進口233臺,總金額達1.28億美元,均價為55萬美元;進口美國、日本的數量次于新加坡,但單臺價格相對較低,其中進口美國634臺,總金額達9023萬美元,均價為14.2萬美元,進口日本471臺,總金額達5756萬美元,均價為12.2萬美元;新加坡、德國、美國和日本四個國家就占據了我國進口市場份額的85%以上。從國內市場來看,上海市、廣東省和北京市是我國進口質譜聯用儀的核心市場集群,三者合計的進口金額占比約65%,緊隨其后的是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
作為出口優勢的典型代表性產品,電能表前三季度出口11.5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10%。出口“一帶一路”亞洲41國約3.4億美元,其中孟加拉國、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約旦、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是主要出口地區;出口“一帶一路”非洲52國約2.7億美元,其中加納、利比亞、肯尼亞、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亞、南非是主要出口地區;出口歐盟27國約2.6億美元,其中德國、意大利、荷蘭、波蘭、希臘、葡萄牙、瑞典是主要出口地區;出口東盟11國約1.1億美元,其中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新加坡是主要出口地區。除此以外,南美洲的阿根廷、秘魯、智利,北美洲的巴拿馬等國家也有少量出口份額。從電能表發貨地區看,浙江省、廣東省、四川省位列前三,其電能表出口份額超70%,湖南省、江蘇省、上海市則位列其后。
來源:根據海關統計數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