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華北黃淮地區空氣污染嚴重,其中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冬季霧霾天泛濫,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煤電為主體的傳統化石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占據主體地位,導致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
目前,中國社會面臨能源結構轉型需求,“綠色、安全、經濟”應成為能源轉型構建生態能源的切入點,這就要求我國大力發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代替傳統的化石能源,在可預見的未來,風、光為主體的電力系統將主導人類新時代的能源革命,而儲能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風”“光”“儲”“輸”相結合或成未來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雖然規模在持續擴大,技術在不斷進步,發電成本大幅下降,但在整個能源消費的占比仍非常小,所以還需大力發展,讓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成為能源供應的主體力量,確保我國全面完成能源轉型。
而制約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行業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因素是兩者自身具有天然的不穩定以及消納難等特點,導致棄風、棄光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儲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儲能可以顯著提高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支撐分布式電力及微網,是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
風光儲輸示意圖
儲能是能源變革的關鍵環節
何為儲能?
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以某種形式存儲起來,需要時再以特定形式釋放出來的過程;從而解決了能量生產和利用在時間、空間、強度上的不匹配,從而提高能源的質量和價值。
儲能的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應用于電網輸配與輔助服務、可再生能源并網、分布式和微網以及用戶側等方面。在電網輸配和輔助服務方面,儲能技術主要作用分別是電網調峰、火電廠輔助調頻、網荷互動;在可再生能源并網方面,儲能主要用于平滑可再生能源輸出、減輕電網波動、吸收過剩電力減少“棄風棄光”以及即時并網;在分布式和微網方面, 儲能主要用于穩定系統輸出、作為備用電源并提高調度的靈活性;在用戶側,儲能主要用于削峰填谷、需求側響應以及能源成本管理。
儲能種類有哪些?
依據儲能方式的不同,儲能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機械類: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
電氣類:超導儲能、超級電容器儲能;
電化學類:各種二次電池;
熱儲能:儲熱、儲冷、采用相變材料和熱化學材料儲能;
化學類:合成天然氣、電解水。
儲能系統的關鍵設備及標準
雖然儲能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儲能系統的核心設備是儲能變流器(PCS),儲能變流器承擔著各種電網支撐功能(如高電壓穿越、低電壓穿越、調峰、調頻等),接收電網調度,控制充放電功率,實現儲能電站與電網間的雙向能量傳遞。其性能好壞直接影響電網的穩定運行與用戶安全用電,所以對儲能變流器的測試顯得尤其重要。
為此,國家專門制定了儲能變流器的測試標準。
常規試驗主要有:常規電性能、安規性能、環境、電磁兼容。
并網試驗主要有: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能質量、故障穿越、電網適應性、保護。
其中GB/T34120-2017《電化學儲能系統儲能變流器技術規范》和GB/T 36547-2018《電化學儲能系統接入電網技術規范》,里面對儲能變流器的性能要求及接入網要求進行詳細的說明,主要的測量項目如下:
橫河公司在助力儲能產品方面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