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国产-91伊人久久-91伊人影院-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免费毛片儿-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場觀察 » 市場分析 » 正文

報告預測:紅外體溫檢測儀今年產量達65萬臺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20-02-07 編輯:清風
分享到: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還在持續。當下在各個城市,無論是超市入口還是小區門口,隨處可見拿著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的工作人員。繼口罩之后,這個行業的產量也正在高速增長。【專題:萬眾一心抗疫情 紅外測溫儀器企業在行動

近日,工信部下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直屬單位賽迪顧問發布了一份關于紅外體溫檢測儀產業鏈和產能分布的報告。

報告顯示,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紅外體溫檢測儀產能將得到空前釋放。其中,手持紅外測溫儀2019年產量30萬臺,預計2020年將達到65萬臺。

據報告介紹,全國共有30家紅外體溫檢測儀生產企業,行業排名居前10的企業中有7家為上市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春節后開市以來,這7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均出現明顯上漲,個別企業的股票甚至出現連續漲停。

紅外體溫檢測儀今年產量有望翻番

紅外體溫檢測儀有著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性,其測溫原理是將物體發射的紅外線所具有的輻射能轉變成電信號,再根據轉變電信號的大小確定物體的溫度。紅外測溫儀廣泛應用于軍事、醫療、工程建設、器械檢修等諸多領域。

其中,紅外體溫檢測是紅外測溫儀在醫療領域最主要的應用,可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于篩查發熱人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過程中,能夠檢測人體體溫的設備主要包括兩種: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和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

上述報告指出,由于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比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的應用場景更靈活,價格更低廉,因此市場需求量也遠大于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

2019年,我國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的產量大約是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的10倍,但由于二者價格相差懸殊,在產值構成上,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僅占總體產值的5%。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報告

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國內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的產量分別為18.10萬臺、20.02萬臺、22.32萬臺、25萬臺、30萬臺。報告預測,受疫情影響,2020年市場需求有望得到超常釋放,產能將被進一步刺激,全年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的產量有望達到65萬臺。

相關上市公司股票連續飄紅

報告介紹,全國共有30家紅外體溫檢測儀生產企業。其中,深圳市是擁有該行業制造企業最多的城市,共有6家,占據全國20%的比例。

當前,中國紅外體溫檢測儀生產制造企業TOP10排名中共有7家企業為上市企業,分別是: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查閱發現,2020年春節以來,這7家上市企業股價均出現持續上漲,大立科技的股價更是出現了連續3天漲停。

報告稱,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3日發布數據,未來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和手持式體溫檢測儀需求量將持續攀升。根據目前產能(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最高1500臺/天,手持式紅外體溫檢測儀最高15000臺/天)理論測算,預計僅需一個半月即可絕對滿足市場需求。

報告強調,雖然理論上我國紅外體溫檢測儀目前的產能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但實際上各大廠商還需要至少解決兩大問題:產業鏈復雜,部分核心上游材料供給不足或不及時;人員召集難。

為此,賽迪顧問建議,廠商可啟用部分產線,就近召集部分員工返崗,確保產業鏈成員及早歸位,加速相關國外物料進口報關速度。

關鍵詞:紅外體溫檢測儀 紅外測溫儀 海康威視    瀏覽量:1567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讓制造業不缺測試測量工程師

最新發布
行業動態
市場觀察
國際資訊
儀商專題
按分類瀏覽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電話:020-34224268 傳真: 020-34113782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粵ICP備16022018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