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各種信息進行測量、采集、分析與控制的手段和設備,是類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礎工具,也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傳統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重大工程、工業裝備、智能制造、生命醫藥、新能源、海洋工程、核電、科技研究、環境治理、檢驗檢疫等領域對儀器儀表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品質高、體積小、性能穩定、成本適宜的電子元器件不斷涌現,各種精確高效的萬用表、激光測距儀、空氣質量檢測儀等測量設備已可實現規模化生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全年累計營業收入7242.60 億元;全年利潤總額為700.40億元。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的市場需求旺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制造業有所下降,2020年1-5月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營業收入為2372億元,同比下降6.4%。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2011年以來,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企業單位數呈遞增趨勢,該趨勢與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收入規模變化趨勢基本相同。據數據顯示,2020年1-5月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企業數量為4829個,同比增長8.64%。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三五”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部署,為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隨著產業升級,行業內技術水平的提高,國產儀器儀表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
儀器儀表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融合發展
隨著傳感技術、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采用新材料、新機理、新技術的測量測試儀器儀表實現了高靈敏度、高適應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塊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微電子技術、微機械技術、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應用于生產中,儀器體積將變得更小;受惠于上述技術的運用,集成多樣的功能模塊,儀器功能將更加齊全。
2、國際化發展
企業形態呈集團化壟斷和精細化分工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大公司通過兼并重組,逐步形成壟斷地位,既占據高端市場又加速向中低端市場擴張,掌控技術標準和專利,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小企業則向“小、精、專、強”的方向發展,通過在細分市場上的突出優勢及跨國的合作銷售渠道,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困境:
國家的環保政策對環境監測市場的需求和細分行業的發展態勢影響較大。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設備行業的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政策驅動型特征,公司目前產品線主要集中在氣體監測與水質監測領域,尚未覆蓋土壤監測等領域,在應對環保政策的變化需求時,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
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持續驅動行業發展
儀器儀表行業屬于國家重點鼓勵、扶持的行業,我國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和頒布法律法規,從投資優惠、支持研究開發、加強人才培養、鼓勵設備國產化、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制造2025》提出我國將加快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等智能核心裝置,推進工程化和產業化。
2、環境監測系統改革及環境稅改革推動環境監測設備市場釋放
2018年1月起,環境稅開始實施,此次“費改稅”涉及500多萬戶各類企業。環境稅的收費主體由環保部門轉移至稅務部門,環保執法剛性增強,稅率上浮,全面增加工業企業排污成本。環境稅代替排污費促使工業企業的大氣、水污染監測設備及相應污染治理的需求快速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