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 《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在創新突破、“機器人+”、產業集聚、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扶持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措施》提出,支持機器人企業融資上市,組織實施“掛牌倍增計劃”,為機器人企業做好上市服務,對進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上市的優質企業予以獎勵。支持機器人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申報北交所,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
打出政策組合拳
在加快機器人技術體系創新突破方面,《措施》提出,組織實施機器人產業“筑基”工程,發布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清單,圍繞機器人操作系統、高性能專用芯片和伺服電機、減速器、控制器、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等相關技術,支持企業組建聯合體,通過“揭榜掛帥”聚力解決機器人產業短板問題和“卡脖子”技術難題。根據攻關投入予以支持,最高3000萬元。
推動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也是政策支持重點。《措施》明確,加強機器人工業用地開發和供給,提升產業空間承載能力,率先在具備條件的區域建設機器人產業基地,吸引全球機器人產業鏈企業落地布局。對企業購置研發、生產用地,加快審批進度,實現“拿地即開工”。經授權的產業園區開發企業建設的機器人標準廠房項目,按照現有政策予以固定資產投資支持。
支持建設一批機器人產業化項目,對建設“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標桿工廠,實現機器人生產全流程無人化、智能化的機器人企業,按照不超過建設項目投資的30%予以獎勵,最高3000萬元;對具有全局性、戰略性,且獲得項目貸款的建設類重大項目,按照不超過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中長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予以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3年,年度最高3000萬元。各產業集聚區出臺區級機器人產業配套政策,促進機器人企業加快項目落地。
同時,在強化機器人產業創新要素保障方面,《措施》支持機器人企業融資上市。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首期規模不低于20億元,支持創新團隊孵化、技術成果轉化、企業并購重組和發展壯大。組織實施“掛牌倍增計劃”,為機器人企業做好上市服務,對進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上市的優質企業予以獎勵。支持機器人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申報北交所,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
“機器人+”進入千行百業
《措施》明確,加快“機器人+”場景創新應用。推動機器人“千行百業”示范應用,結合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能建造、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養老、智慧商業、智慧應急等,開放一批機器人創新應用場景,組織機器人場景供需對接。發布《北京市“機器人+”典型場景應用目錄》,將應用成效突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典型場景納入目錄并進行推廣。
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遨博機器人、坤維科技、科索精密、天智航等多家北京地區企業參展,并在大會上首發新品。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上的熊貓機器人與觀眾互動。(新華社記者 陽娜 攝)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果蔬采摘、物流配送、防災排澇等多個應用場景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已成為生產生活以及應對公共安全事件的好幫手。同時,人形機器人成為大會焦點,小米、星動機器人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在智能系統、運動控制等方面展現出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核心零部件企業彰顯強鏈補鏈硬實力。
據券商測算,預計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分別達到3908億元和1.9萬億元,我國分別達到754億元和3762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在“機器人+”時代的背景下,上中下游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有望快速增長。其中,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傳感器組成的模塊是支持運動和感知功能的核心部件,是后續機器人深入到不同應用場景的基礎,高性能零部件生產商將率先獲益。
作者:彭思雨 楊梓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