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能網聯汽車化身為辦公室和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間”,車載顯示就成了人與汽車之間溝通交互的“窗戶”。如今,智能化已成為汽車發展大趨勢,智能座艙對車載顯示提出新需求,AR 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車窗透明顯示、副駕及后座娛樂大屏等車載顯示創新應用不斷實現迭代和創新。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車載顯示面板總出貨量約為1.92億片。在新能源與智能座艙趨勢推動下,車載顯示屏需求穩步增長,預計2023年全球車載顯示面板出貨量將達到2億片,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提高至2.67億片。
各大廠商紛紛布局車載顯示
當人們在車內享受駕乘樂趣時,一塊塊輕薄高清的車載顯示屏成為人與車之間交互的橋梁;當智能網聯汽車在寬敞的道路上靈活行駛時,新型顯示為車輛靈敏感知功能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新型顯示讓汽車的智能屬性更加突出。
車載顯示是新型顯示領域很有前景的增量市場。賽迪研究院顯示領域首席研究員耿怡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各大廠商需要針對智能駕駛座艙應用量身打造與之適配的顯示屏,這對于整個顯示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和空間。
為搶占市場發展先機,當前眾多顯示領域的廠商紛紛發力車載顯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推出應用柔性 MOLED、Mini LED、BD CELL等高端顯示技術的產品,并廣泛應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網聯汽車終端品牌;同時,依托a-Si、LTPS、Oxide等技術資源,京東方車載顯示業務布局持續完善,規模化及產品架構持續提升。根據第三方咨詢機構數據,2022年,京東方車載顯示出貨量保持全球第一。
京東方車載顯示
此外,京東方精電成都車載顯示基地已于2022年投產,該模組基地達產后年產車載顯示屏約1500萬片,能夠覆蓋5英寸至35英寸的液晶車載顯示模組,有助于持續擴大相關業務的競爭優勢。
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與數個汽車品牌合作研發推進定制化的OLED車載顯示產品,并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后續車載顯示量產應用。維信諾方面表示,公司將持續推出多尺寸、多形態、集成觸控等系列產品,將更多、更先進的AMOLED新型顯示技術應用于車載顯示領域。
2022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維信諾帶來了柔性AMOLED車載人機交互(HMI)一體化解決方案。該產品采用彎曲半徑3mm的AA bending無縫拼接,整體呈環抱式L形設計,順應車載顯示大屏化趨勢的同時,提升了主駕視覺體驗。該系統還能實現對車內三塊屏幕的同時驅動,為AMOLED車載顯示產品提供全新體驗。
近日,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Micro LED車載技術最新研發進度,展示了業界首款反射率低至4%的超低反透明Micro LED車載顯示屏,透過率達到65%以上。該公司表示,盡管Micro LED技術關注度較高,但成熟度和商業化仍需時間,公司已在柔性、高透明、拼接顯示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開發,并與國際頭部客戶在進行預研合作,合資投建的Micro LED產線也將車載列為重點應用產品,未來公司將積極跟進Micro LED車載技術發展應用。
在Mini LED車載技術方面,天馬微電子的Mini LED技術方案已實現了對車載大客戶的出貨,另有客戶新項目也會在今年陸續投產。在新產品上,該公司于上半年相繼發布AM Mini LED車載背光顯示技術方案、集成Mini LED等多項技術的DREAM車載顯示屏。
在車載屏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的還有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據了解,TCL華星已推出了47.5英寸曲面貫穿一體顯示車載顯示屏,迎合了車載顯示大屏化發展趨勢;采用了Mini LED技術解決光污染問題,實現局部控光,同時將傳感器集成到車載屏中,包括手勢傳感、觸控和振動馬達,能夠通過屏下攝像技術解決人臉識別、駕乘者監控等各種需求。
TCL華星的車載業務有望成為其在中尺寸領域的重要增長點。該公司CEO趙軍表示,公司在車載產品和技術方面做了很多創新和探索,包括更大的尺寸、更高的分辨率,還有顯示與觸控集成。此外,曲面、Mini LED等新的車載顯示技術產品也在進行開發和量化生產。
車載顯示技術“百花齊放”
隨著各大知名面板廠商紛紛加碼車載顯示,各種新技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