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現狀及價值鏈分布
——全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市場規模
中國的傳感器項目興起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彼時傳感器多為固定性傳感器。2000年以來,中國傳感器的技術逐漸取得突破,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在傳感器領域的應用,智能傳感器出現。2018年,中國的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800億元。2022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12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2%。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預計到2023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308.3 億元。
——智能傳感器產業價值鏈分布
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上游是以半導體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原材料以及芯片和半導體設備組成。中游是智能傳感器制造和智能傳感器封裝,智能傳感器用途較多,常見有作用于溫度、濕度以及振動等。下游為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制造等應用領域。根據智能傳感器產業鏈環節的毛利率狀況可知,行業內部毛利率起伏較大,上游芯片和半導體設備毛利率較高。中游的智能傳感器制造毛利潤差距較大,龍頭公司最高毛利率可到80%左右。下游應用場景中毛利率分布較均衡。
注:上述毛利率區間以行業代表性上市公司2022年毛利率填列
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政策環境
十三五以來,溫州市政府頒布實施了多項方案促進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2021年11月,溫州市出臺了《溫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求突破智能傳感器、物聯網通信設備等關鍵技術。2020年4月,溫州市出臺《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計劃打造樂清為核心,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物聯網創新資源為依托,瑞安、永嘉、平陽、蒼南等地為支撐,圍繞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載體的)“一核一廊多點”物聯網產業布局。2023年,截至9月初,溫州市共有31條相關政策公布。
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鏈現狀圖譜
——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鏈圖譜
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不斷完善,目前溫州市智能傳感器上游供應商數量和下游應用領域商家數量較多,但中游成熟的智能傳感器制造廠家數量有限:
——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企業地圖
從產業鏈各環節的代表性企業分布地圖來看,樂清市的智能傳感器發展情況領跑全市,企業上中下游布局齊全。龍灣區、洞頭區、甌海區和瑞安市均布局有成熟的智能傳感器生產商,產業鏈相對完整。其他多數區縣目前布局的智能傳感器生產企業較少,溫州市內存在產業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東部和中部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相對發達。
——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載體圖譜
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是加速當地工業發展,提升工業產值的有效路徑。近年來溫州市開始推動智能傳感器配套產業鏈的發展,但目前溫州市內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不均衡,工業園區數量較少。截至2023年9月,溫州市內較為成型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主要分布在瑞安市和樂清市。
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現狀
——專利數量排名浙江中游
近年來,溫州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積極發展,但目前技術突破仍有限。截至2023年9月,溫州市智能傳感器相關專利僅有7個,在浙江省內排名中游,占全省數量比例僅5%左右。專利主要為發明公布和實用新型,二者相加約占所有專利數量的85%。
——新增注冊企業呈現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