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国产-91伊人久久-91伊人影院-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免费毛片儿-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場觀察 » 儀器儀表市場 » 電子行業 » 正文

我國OLED技術能否在電視機行業崛起


  來源: 儀器儀表商情網 時間:2015-09-01 作者:Stanford
分享到:

?

電視產業的每一次升級都意味著站隊的兩難抉擇。當年,長虹義無反顧地發力等離子電視,結果市場最終淘汰了此類產品,長虹花了數年時間才緩過氣來。目前來看,國內電視廠商陣營中,康佳是向OLED傾斜度最高的一家,創維也在向OLED投入,但邊走邊看的味道更濃一些。相比之下,海信用ULED技術,通過背光分區畫質引擎路線走漸進式升級的路線,而TCL4K量子點液晶電視的技術來抗衡OLED的沖擊。

從技術上看,OLED可塑性強、色彩顯示鮮艷,因為自發光,無需背光,能薄到5.4毫米,體驗上要勝于LED,不過其最大的瓶頸是良品率低,尤其是大尺寸,導致OLED電視價格不夠親民。

從全球市場來看,三星和LG兩家的OLED技術儲備和產量最高,前者考慮到成本和價格壓力,主要針對手機、智能手表等產品發力,LG則投入數百億元,力推OLED電視面板。LG意圖很明顯,就是通過新技術來超越三星在面板領域的 地位,因此其急需終端廠商的傾力相助,否則很容易前功盡棄。

OLED電視技術是領先的,但最大的難題是成本和普及問題??导研氯慰偛脛⒌ふJ為,目前,OLEDLCD電視已經進入兩倍價差的區間;但價差至1.2倍時,將進入替代期。

關鍵詞:    瀏覽量:818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讓制造業不缺測試測量工程師

最新發布
行業動態
市場觀察
國際資訊
儀商專題
按分類瀏覽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電話:020-34224268 傳真: 020-34113782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粵ICP備16022018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