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和技術創新的主戰場,也是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深圳始終堅持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2022年和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和工業增加值已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城市首位,蟬聯中國“工業第一城”。
進入2024年,深圳制造業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今年前5個月,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是什么使深圳制造業高位實現高增長?
向新求質,向高而攀!
深圳牢牢扭住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瞄準高端高質高新,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
今年3月上線的“20+8”產業集群2.0版推動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加大力度重點鼓勵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概念驗證中心、新產品導入中心布局,加快新技術、新產品在重大項目中的規模化應用。產業集群的調整優化和分類推進培育發展,讓深圳產業進一步向高科技化、信息化、數字化轉型邁進。
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代表的支柱產業,依然是最為耀眼的城市名片。中興通訊自主研發的星云大模型及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在生產制造、通信、水利、城市管理領域落地即實現領跑;瞄準AI算力及數據中心等新基建的興起,工業富聯AI服務器訂單大增,占云計算業務板塊整體收入近四成,收入同比增長近兩倍;在全國第8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公示名單上榜的29家深圳企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占據17家,前5月該產業增加值增長18.4%,繼續穩占深圳制造業王座。
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制造為代表的新銳力量也在強勢崛起。乘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東風”,深圳聚焦技術攻關、重大項目、生態建設、應用推廣和要素保障等5個維度,正快速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整車項目達產,每天產量達750輛,大量整車經小漠港裝船發往全球市場;比亞迪泰國、巴西、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工廠相繼投產,與土耳其簽署協議準備在伊茲密爾建廠;7月4日,比亞迪泰國工廠迎來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距離3月25日的第7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僅僅過去了100天;問界、享界、智界等系列車型熱銷,最新發布的問界新M7 Ultra開啟規模交付,6月交付量就達2萬臺。汽車制造業生機勃勃,一座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正在加速成型。
6月28日晚,“2024中國·AI盛典”在央視播出后火爆全網,這一國內首個以AI為核心的國家級科技盛宴在深圳啟動和錄制,既是對深圳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地位的有力確認,也是對深圳加快打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充分肯定。在人工智能產業鏈上,華為盤古大模型升級至5.0版本,騰訊發布混元文生圖大模型并宣布開源,云天勵飛推出了“深目”AI模盒,深圳企業形成優勢集群;同時,深圳公布的“城市+AI”場景應用已達41個,累計發布人工智能相關的地方標準32項,城市“AI含量”持續提升。依托“一條例、一方案、一清單、一基金群”組合拳,人工智能這個剛剛被升格單列的產業集群已呈百舸爭流之勢。
戰新產業如日中天,未來產業精進不休,由此裂變出越來越強大的新質生產力。“深圳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表現非常亮眼,體現了深圳的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的走向是完全吻合的。”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表示,“20+8”產業集群已成為深圳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的“殺手锏”。
(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