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行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高科技儀器儀表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經之路,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十二五”以來,我國對儀器儀表行業非常重視,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先后出臺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戰略新興產業智能制造、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政策。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通過行業企業的不懈努力,儀器儀表行業在整體規模、運行質量、技術進步、企業結構調整等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為全面實現行業“十二五”規劃目標(在技術進步、結構調整、企業素質提高的推動下“產銷翻番、產值過萬億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取得顯著成績
近年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經濟運行呈現諸多亮點。
一是產業規模繼續壯大,2014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達到8700億元。二是流程工業用控制系統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其技術指標、產品質量已可與跨國公司同臺競爭并經常勝出。三是科學儀器和流程工業用主干現場儀表進步明顯。四是傳統優勢產品發展平穩,以智能電表為代表的供應用儀表、光學顯微鏡為代表的光學儀器行業等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較大進展。五是行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為“十三五”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影響行業穩定發展的問題和瓶頸依然存在。如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共性技術、基礎技術等前瞻性技術研究缺失等,嚴重制約行業長遠發展。
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儀協)第六屆理事會從2011年4月換屆到2015年10月,任期4年。4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全面改革、穩定發展的艱巨任務,理事會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正確領導下,在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適應新變化、新要求為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改進、提高中儀協的工作質量,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促進了行業健康發展。
第一,當好行業發展的參謀、助手。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服務行業、服務政府的重點工作,為行業發展創造條件。積極參與行業規劃及有關專項工作;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的落實工作,主動聯系、協助政府部門,積極幫助行業、會員企業申請和落實規劃項目;參加與行業企業相關的各種項目評審工作;圓滿完成政府委托的各項任務。
第二,勤勉盡責,做好信息服務和行業宣傳等基礎工作。強化信息服務工作;加快統計平臺建設工作;加大行業發展宣傳力度,繼續辦好CISILE展會和科學儀器發展年會,為推進行業進步提供交流平臺;做好出國培訓、考察交流和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評審等工作。
第三,創新工作思路,摸索擴大服務領域和范圍的工作方法和路徑。全體理事會成員主動調整思路,全方位開展合作;積極承擔工信部下達的“兩化融合”課題任務,扎實推進企業生產過程信息化試點示范;促進國產儀器的市場開拓;完成職業大典儀器儀表專業修典基礎工作;參與中國自動化服務品牌評選活動;組織企業間的溝通交流活動等。
第四,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中儀協理事會所屬自動化儀表分會、電工儀器儀表分會、分析儀器分會、光學儀器分會、試驗機分會、實驗室儀器分會、傳感器分會、測繪儀器分會等積極發揮分支機構的作用,進一步推進開展專業對口的行業服務工作和活動。
第五,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工作,為中儀協持續、科學發展夯實基礎。推進行業協會完善服務、提升能力、規范運作;結合社團改革,完善內部機制;加強對各分會工作的規范管理和組織引導;發展會員隊伍,擴大中儀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完善秘書處制度建設,建立工作目標考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