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是傳感器乃至整個半導體產業重要的技術和分支,目前正處于第三次產業浪潮的爆發期,方興未艾。同時,中國及全球MEMS產業風云變幻,新舊企業起起落落,MEMS霸主幾經易主,產業并購無數。
本文以江湖看客的角度,為我們講述了十年來全球MEMS產業的歷史:博世稱雄的歷程,博通被收購后變身全球MEMS第二,德州儀器TI增長乏力,惠普戰略失誤出售測量部門后成就今天的博通,ST意法半導體曾用MEMS傳感器幫助東芝推出“防撞數據保護”筆記本;MEMS市場過去10年最大的變化和市場;國內最大的兩家變送器,靠的都是美國傳感器;中國MEMS慣性傳感器龍頭美新從美股私有化后被分拆的歷史;歌爾瑞聲敏芯美新西人馬通用微等中國MEMS力量正在急速崛起……
(MEMS傳感器及局部顯微放大,來源:Vesper)
原文標題:一半是芯片一半是機甲 智能先鋒的較量
作者:林雪萍 | 北京聯訊動力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
(林雪萍:北京聯訊動力咨詢公司總經理,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
人的行為,正在被全方位跟蹤。手機、腕表、體重計、可穿戴設備等這些產品的背后,都有著不起眼的智能顆粒,可以全天候、全空間地識別人的行為狀態,一絲不差地記錄著消費者習慣和邏輯內涵,它們甚至比人本身還了解自己。
這個智能顆粒,就是一種叫做MEMS傳感器。它一半是芯片,一半是機械,就像是全芯片武裝的微型機甲戰士,深刻改變了人與大自然交互的局面。它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這是第一款超越人類感官的傳感器。智能手機中,就藏著這個奧秘。早在2012年的iPhone 5,就采用了4個MEMS傳感器。而最近五年越來越風靡的真無線耳機TWS,背后都是MEMS的貢獻。
而這個領域供應商的江湖,基本算是波瀾不驚。三十家企業,可以占據整體銷售額的90%。它們基本都是榜單上的老面孔,半機械加上半芯片,進行著賽道上的較量。
雙雄爭霸,韓國缺席,中國力量崛起
全球MEMS收入在2020年達到1000多億元的市場。江湖上還是老面孔多。但十年前的王者HP,已經從第一名跑到后面去了,而博通則異軍突起。一沉一浮,背后就是桌面計算機時代,向移動互聯網的全面轉身。打印機銷量下降,而打印機噴墨所需要的MEMS傳感器就繼續下滑,而智能手機的射頻傳感器的市場則急劇放大,這使得博通這樣的供應商想不掙錢都不容易。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無聊的江湖。驚喜并不多。芯片行業,都在指向大整合。但MEMS傳感器則是一個另類,它拒絕了選擇寡頭壟斷的形態,而是維持著多元競爭的局面。它大概呈現了兩個大哥帶20多個小弟的局面。博通和博世是雙雄大戰,各自以近100億人民幣的收入領先于行業;緊隨其后的是,腰斬一半,大概在50億元的中級選手依次向下。他們就像鋼琴的按鍵一樣,連續而均勻地從高音區排到低音區。5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差不多就可以進入全球Top30名單內。
2019年MEMS Top25 企業銷售額分布圖(Source:Statista 2020,南山工業書院繪制)
MEMS傳感器格局基本跟隨了半導體產業的腳步,最強的依然是美國,占據大半壁江山。歐洲以大牌廠家如博世、意法、恩智浦等占據一席之地,日本以多品牌而獨具特色。韓國則意外缺席,而中國靠真無線耳機的麥克風而占據兩席位置。
博世博通兩家獨大,但挑戰者眾多
全球MEMS傳感器中,博通和博世兩家獨大的原因。
但二者領先的原因,則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