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田生產中,儀表檢定是儀器儀表管理中一項最繁瑣的工作,具有檢定量大、人工依賴度高等特點,在干式水表常規檢定過程中,檢定人員要對每個流量點的檢定數據人工讀數,手動錄入系統。檢定一塊儀表,需要完成讀取錄入操作9次,一年下來,讀取錄入高達63000余次,不僅耗時耗力,還存在誤差。
面對大量儀表管理工作帶來的困惑,采油四廠數字化運維中心運維室開展技術攻關,他們確保低成本的同時,自主研發了儀表自動檢定技術。攻關過程中,面對儀器儀表數量驟增的巨大挑戰,技術人員沒有一絲懈怠,始終堅持不懈地攻關,成功解決了儀表圖像傾斜、光影影響等技術難題。上千次的讀數驗證數據識別準確率大于95%,能夠有效代替人工操作,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儀表檢定效率提升了20%。目前,該項攻關是全油田首個具備自動錄入功能的視頻圖像識別技術。
數字化運維中心數字化運維室主任段貴權介紹:“技術人員應用樹莓派、USB工業攝像頭搭建了儀表視頻識別硬件系統,利用霍夫圓函數、形態學算法等技術手段攻克了數字識別提取難題,實現了干式水表檢定數據的實時采集、圖像處理及結果輸出。”段貴權說:“到2025年,全廠儀表數量預計達到60000臺,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有效提高了檢定效率,也為不具有數據遠傳功能的儀表在檢定過程中提供了進入數據管理系統的途徑,是進一步推進儀器儀表自動化檢定、信息化管理的一次有力實踐。”
近年來,數字化運維室的技術成果讓老油田不斷煥發新動能。其中,PID參數優化調整技術應用于26座轉油站,單站日均節電120千瓦時。自主研發的數字化恒電位儀,體積縮減五分之四,實現了小型化、物聯化、遠程控制;“一罐一參數”的個性化反沖洗程序,應用19座污水站,平均濾后含油去除率上升2.0%,含懸下降2.2%。一系列數字化創新技術的研發,為企業實現創效近千萬元。
數字化運維中心副主任陳立說:“下一步,運維中心將繼續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持續推進檢定裝置升級改造,深度開發工業控制系統,探索建立三級數字化運維管理體系,為油田數字化智能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