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人工智能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曉東發表了《智能控制與智能計算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主題演講。在這次演講中,李曉東教授結合應用領域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介紹了智能控制與智能計算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指出近年來深度學習的巨大成功和人工智能的興起熱潮為智能控制的深入和普及提供了難得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在信息、物理和生物智能融合的新時代,將帶來更多的數據、更多的知識和數據的融合,面向物理世界的工業自動化,將走向面向數據和信息空間的知識自動化。本演講也分析了智能控制和智能計算面臨的新挑戰和突破傳統范式的新趨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丁寧帶來《基礎設施管養作業特種機器人及檢測技術簡述》主題報告。丁寧介紹,我國基礎設施行業將由建設階段逐步轉向管養階段,機器人與智能檢測技術在基礎設施的日常管理養護、檢測維修以及應急處置等作業場景有巨大應用價值。同時,迫切需要針對交通、能源、市政等城市重點基礎設施的應用場景、業務特征與行業規律,開展科學高效的機器人與智能檢測關鍵技術、核心模塊以及作業系統的應用研究。
下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孫富春帶來題為《虛實場景中的技能學習與增強技術》的在線主題演講。近年來,以深度強化學習主導的行為智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行為智能除了研究模擬人腦信息感知處理層面外,更加強調腦體協同,強調研究機器人感知模型的跨模態融合與跨場景、跨虛實技能遷移與增強技術,以解決智能作業中行為的動態性、交互性與適應性等問題。孫富春教授介紹了報告人團隊在視觸覺感知融合以及機器人操作技能的遷移與增強等方面取得的理論與技術成果,重點討論了遷移學習與增強技術在3C行業的應用應用。最后,還討論了機器人操作技能學習的發展趨勢。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上海智能制造產業協會會長、同濟和交大兼職教授徐洪海教授高工帶來了《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重點介紹國家“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的規劃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以及制造業在實施智能制造過程中的問題和路徑。
廣東奧迪威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曙光分享了《智能傳感器給工業儀表帶來的變化》主題演講。他介紹,智能傳感器的普遍應用,讓工業儀表也邁入智能化進程,智能儀表=智能傳感器+云端計算,智能傳感器+執行器的復合把儀表原來的硬件軟件化了,智能儀表工作端開放式架構,可融合多種傳感器數據,并在云端定標后雙向通訊,實現了從數據匯聚到數據賦能的轉變。
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導、高端芯片智能裝備廣東省工程實驗室主任胡躍明發表了《外觀視覺檢測AI系統及應用》在線主題演講。基于AI深度學習的通用型視覺外觀檢測系統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實用性,適用于高端芯片封裝組裝、電子元件、包裝等領域的缺陷檢測。胡躍明教授介紹了基于微分幾何工具的外觀視覺檢測AI系統以及在柔性IC封裝基板及動力電池制造過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