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在5月26日上午揭曉,上海技物所3項科研成果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紅外探測器局域場聯合調控機理研究
項目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高性能紅外探測器“卡脖子”難題。一方面,提出第三代紅外探測器消除有害局域場新機理,建立高分辨局域場表征方法和暗電流修正模型,提出原位混合鈍化及單極勢壘分離載流子新機制,提高長波紅外監控精細目標能力,實現時空一致、像素融合長中波雙色成像。另一方面,引入新一代紅外探測器有益局域場新思路,聯合調控多種暗電流成份和不同光生載流子分布,實現可控雙波段、智能識別等變革性特征的紅外探測器。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動航天用高性能紅外探測器跨代發展。
完成人
胡偉達,陳效雙,王 鵬,葉振華,陳凡勝
單邊耗盡局域場調控的新型紅外探測器
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靜止軌道紅外干涉大氣三維探測載荷技術
項目針對高質量數值天氣預報對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大氣垂直探測的迫切需求,研發了全新的靜止軌道紅外高光譜探測技術,創建靜止軌道大氣三維探測的全新技術體制,促進遙感探測技術實現跨代發展。發明了低溫紅外干涉儀、高精度二維指向機構、高性能紅外探測器及多溫區精密光學逐級熱管理技術,解決靜止軌道距離遠、熱環境復雜以及光譜精細化導致的目標輻射量低、高光譜探測信號弱、指向探測精度高的難題,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高頻次的地球靜止軌道大氣三維結構精細探測,推動了風云四號衛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該技術的應用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認可,并發揮了重大的社會效益。
完成人
丁 雷,華建文,王戰虎,韓昌佩,孫麗崴,于天燕,李利兵,錢 婧,王妮麗,劉恩光,廖清君,曾智江,段 娟,樊 慶,鄒曜璞
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核心-低溫紅外干涉儀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精密光電儀器主被動光學關鍵技術及應用
項目針對我國空間領域光電科學儀器研發所需的光學關鍵技術受美、歐長期封鎖與禁運的現狀,依靠自主創新突破了光束傳輸及特性變化理論模型、光束多特性參量調控機制、精細分光及背景抑制與校正方法、精密元件與設備研發及評測方法等瓶頸技術,創建了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項目完成了數十臺/套儀器核心光學系統研制,成功應用于月球與深空探測、對地觀測、空間科學及空間應用等關鍵領域,有力保障了我國多個國內外首次的創新應用。項目還推動了先進光學元件加工檢測技術、工藝的發展與應用,實現了光學元件與系統工程化基礎能力提升,促進了我國高端光學儀器研發能力提升與跨越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完成人
何志平,袁立銀,吳金才,王建宇,舒 嶸,盧惠琴,劉國淦,侯 佳,王 欣,楊秋杰,畢 勇,蔣泉權,劉 強,謝佳楠,李津寧
墨子號光學系統信標光性能評估實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