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即嵌入式計算機系統設備。大到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小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運動手表,只要是具有單獨數據處理能力的終端設備,都可以歸納為智能終端。
目前,長沙智能終端產業主要集中在“一倉(華為HUB倉)、一園(智能終端配套產業園)、一鎮(長沙億達智造小鎮)”,已經打造了智能終端一小時物料供應生態圈,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同時,長沙智能終端已涵蓋手機及配件、平板電腦及筆記本、服務器、智能機器人和工業智能儀器儀表等產品生產,聚集了比亞迪的手機終端、TDK新科電子的手機攝像頭防抖馬達、豪恩聲學的智能耳機、安克創新的電腦手機周邊產品、中興通訊的機頂盒、紐曼數碼的學習機、華為鯤鵬的服務器、威勝信息的智能儀表、長泰的工業機器人等一批知名企業和產品。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近年來,長沙市以湖南湘江新區為核心,布局、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打造了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的長沙模式。長沙率先集齊智能網聯汽車4塊國家級牌照,名列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投資潛力城市百強榜第3名。
目前,全市共集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點企業 360 余家,實現年產值逾200億元。培育了百度阿波羅、行深智能、希迪智駕等一批生態企業,引進了西電、中車時代等12家科研院所,與中南大學等3所高校及百度、地平線等企業合作共建了湘江人工智能學院。預計至2025年末,全市汽車整車生產能力達100萬輛,智能網聯汽車及零部件產值規模達1200億元。
先進計算產業集群
近年來,長沙市將先進計算和信息安全有機結合,以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契機,統籌推動產業發展。全市先進計算產業擁有骨干企業14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15 家,先后培育出57家上市掛牌企業、10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55家國家小巨人企業,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華為、國科微、景嘉微、奇安信、深信服等一批龍頭企業紛紛在長沙布局子公司和重點項目,形成了以央企龍頭為引領、本土企業為支撐的發展格局,企業結構合理,產業鏈條完備,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氛圍濃厚。
長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2022年產值約為1700億元,近三年平均營收增長率近30%,凈利潤率超8.6%。集群在2022年入選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全國唯一的計算產業集群“國家隊”。
先進儲能產業
作為“全國新型儲能十大城市”之首,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現有企業150家,規上企業78家,集聚了中偉新能源、長遠鋰科、巴斯夫杉杉、湖南邦普、中科星城、長沙弗迪、湖南中鋰、德賽電池等一批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主要分布在寧鄉高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寧鄉經開區、望城經開區等園區,形成了“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芯制造與組裝——儲能電池終端應用——回收再利用”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
2022年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實現產值約1025億元,成功邁入千億級產業行列,同比增長約46%,同時引進產業鏈項目32個,總投資613.3億元,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5個。產業主要承載園區寧鄉高新區獲評國家火炬儲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并獲批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
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
目前,長沙市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主攻研發、瀏陽經開區主導生產、望城經開區集中原輔料藥、金霞經開區側重流通、隆平園注重基因技術的“兩區三園錯位發展”產業布局。
到2022年底,全市擁有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企業1700余家、醫藥批發和連鎖總部企業237家,規上工業企業194家。上市企業19家,占全省(35家)的54.3%。2022年全市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營收)398.4億元,同比增長17.7%,較2021年增速提高17.3個百分點。
功率芯片及集成電路產業
長沙市新一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企業累計達149家,規上企業75家。隨著三安半導體、比亞迪半導體、泰科天潤等建成投產和產業集群效應彰顯,長沙集成電路企業數量和總產值快速增長。“十四五”期間,長沙集成電路產業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
目前,長沙已形成一體兩翼、多點支撐的新一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格局,即以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為兩翼,望城經開區、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開福區(金霞開發區)等特色產業集聚區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