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焦點新聞】充電標準不統一這一長期制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痼疾終將有解。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5項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國家標準,上述新國標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而在“五標統一”后,充電兼容問題有望取得突破。業內分析認為,隨著充電標準的完善和多項利好政策的落實,明年電動汽車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充電國標兼顧安全性和兼容性
新國標主要瞄準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問題,統一的五項標準包括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接口、直流充電接口、傳導充電系統、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和通信協議。與之前的標準相比,新國標細化了多項技術指標、增強標準的兼容性、提升了充電的安全性。
在兼容性方面,一方面,新國標調整了舊版國標中充電連接器尺寸,增加了電子鎖相關的結構定義,保證了與舊版國標的兼容性;另一方面,新國標還增加了通信版本控制,增強了標準向前、向后的兼容能力。除此之外,新國標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的尺寸,但為了避免充電設施與車輛充電不兼容而造成的巨大社會資源浪費,新舊插頭插座依然能夠相互配合,用戶僅需更新通信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設備和電動汽車的基本充電功能。
新國標的發布將有利于推動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實現互聯互通,避免市場的無序發展,降低因不兼容等問題造成的資源浪費。據統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充換電站3600座,公共充電樁4.9萬個,較去年底增加1.8萬個,同比增長58%。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表示,新國標實施后,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等有關行業部門將推動已建和在建的充電設施進行升級換代。
車樁兼容問題有望解決
現行的充電標準已應用多年,但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已難以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據悉,舊充電國標僅針對了插座、接口等比較初級的方面,但在關鍵部位的技術參數未形成統一標準,導致電動汽車的充電接口、通信協議等標準不一致。而包括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在內的充電系統的統一,是確保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的基礎。
近兩年,隨著電動汽車品牌型號的多樣化發展,以及充電設施行業向社會資本放開,接口不一致的問題日益凸顯。業內普遍認為,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已成了電動汽車大規模推廣和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一大瓶頸。
新國標將通過細化各項技術參數,統一各項充電標準,解決上述問題,同時,還將推動我國充電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并軌。目前,歐洲、美國和日本的標準體系在最關鍵的系統握手環節已經基本達成一致,而根據新國標,我國電動汽車交流充電可以實現與歐標、美標的相互兼容,這意味著,新國標實施后,歐美電動車的充電兼容問題也有望解決。
“雖然新國標實施在即,但我國還缺乏認證機制,很多企業送檢的設備和實際投運的設備技術參數有很大差別,將增加新國標的落地難度。”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可以制定廠檢和定檢制度,同時借鑒國外經驗,設立一批具備相關資質的獨立第三方測試機構以及強制的認證機制,加強新國標的執行力度。”
車企期待新國標
對于充電樁國標即將實施,各大新能源車車企都表示歡迎。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認為,這對于整個新能源車市場來說是利好,對于比亞迪而言,會將此前電動車的充電樁接口標準按照新修訂標準做出相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