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計量改革,強化計量監管,優化計量服務,夯實計量基礎,提升計量能力和水平,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政府印發《阜陽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5年,全市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較為完善,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立,計量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支撐“三地一區一城”建設作用更加凸顯,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計量體系日趨完善。計量監管體制機制逐步健全,社會計量溯源意識明顯提升,計量共建共治格局和工作機制初步建立,開放共享的協同發展機制建立健全。
展望到2035年,全市計量科技創新水平與計量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全面加強,建成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形成計量社會共治格局,全面滿足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
《實施意見》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具體包括:
(一)強化計量科學研究,助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地
1.加強計量基礎技術研究。加強計量基礎技術研究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聚焦重點產業關鍵技術和民生科技重點領域,集聚各方面力量,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開展新能源、裝備制造和生命健康等領域精密測量技術研究。
2.探索計量測試和量傳溯源智慧化信息化技術研究。開展計量測試和量傳溯源智慧化信息化建設。推廣應用國家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平臺(e-CQS),積極參與省級計量檢定校準結果數字化平臺建設、探索推進計量標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研究和應用,建立計量電子證書系統,提高計量檢定一網通辦效能。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生命健康、節能降碳、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計量數據建設。
3.探索計量技術供給改革行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突破計量服務市場的區域壁壘,推動形成有利于公平競爭和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充分拓展社會供給渠道,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計量技術機構改革創新,大力發展計量校準、計量測試、產業計量等高技術服務新興業態,培育和壯大專業化計量技術服務市場。鼓勵支持各類計量技術機構發展,積極支持有條件的部門、機構、企業參與民生領域量值傳遞服務供給,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創新提供多樣化的計量測試服務,促進計量技術供給創新發展。
4.積極構建計量科技創新良好生態。加強高校、科研院所及部門科研項目的合作,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依托自身優勢建立省級、市級計量科技創新平臺,促進計量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和應用。積極支持計量創新平臺的建設和發展。構建以計量技術機構為支撐,高校、科研機構為基礎,企業為依托的計量技術創新平臺、先進計量測試實驗室,促進計量科研成果轉化和有效應用。支持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計量科研項目的立項。支持、推薦計量科研項目申報省級及以上科技獎項。
(二)強化計量應用服務,助力打造特色產業承接聚集地
5.提升制造業計量保障能力。圍繞我市十大特色產業、“8+N”現代工業體系和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實施全市制造業計量能力提升工程,夯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計量基礎。建立健全新能源、節能環保、綠色食品、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先進計量標準,聚焦服務支撐“阜陽制造”和“雙招雙引”產業發展,探索“產學研”協同,聚集計量資源,發揮各方優勢,加強應用性、創新性、前瞻性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增強促進特產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服務保障能力。
6.提升儀器設備質量水平。結合全市計量器具制造產業特點和分布,重點推動壓力、溫度、環境監測類等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計量儀器設備制造業發展。支持潁東區、潁泉區、界首市等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集聚區,建立計量測試評價制度,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阜陽儀器儀表品牌。鼓勵各類科研院所和民營企業科技融合發展,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