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確定把R12/13/14定位成LTE Advanced Pro標準后(與有資料將R12仍認定在LTE Advanced,而非LTE Advanced Pro),接著產業也將目標轉向更后續的R15版,此版將正式認定為5G技術。
5G技術的細節仍待提案、審議,但技術的大方向已確定,即分成三方面來發展,一是持續強化過往以來的行動寬頻,稱為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二是發展公眾物聯網,且為大量布建的,此稱為Massive IoT或Massive MTC;三是關鍵任務服務,稱為Mission-Critical Services或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其實本質上也是物聯網,但是對通訊的反應速度(低延遲Low-Latency)、通訊穩定度、安全性等有更進一步的強化。
在具體應用上,行動寬頻主要指手機上網,但也包含居家或公眾場合上網;公眾物聯網則用來實現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但也包含穿戴式電子(一般人健身的智慧手表、手環的少量數據傳輸);關鍵任務服務則是健康監督(中老年人血糖、血壓)、汽車、機器人與產業自動化等。
如果將三種應用對應到無線頻譜資源上,Massive IoT為了廣大的覆蓋面積,將以低于1GHz的頻段為主,亦即今日常言的Sub-1GHz;而行動寬頻與關鍵任務服務會采行1GHz~6GHz間的頻段;另外也會使用比6GHz更高的頻段,但主要用于極致的頻寬需求應用,或相對短距離的行動寬頻應用。
在5G技術中,最讓人好奇的莫過于6GHz以上頻段(也稱mmWave、mmW、毫米波)的運用,這方面可以說是機會與挑戰并存。在機會方面,6GHz以上可以有更大的通訊頻寬,例如數百MHz為一個通道,比現有LTE一個最大通道僅20MHz(倘若不使用載波聚合技術)高出許多,也因而能得到數Gbps的資料傳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