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隆德大學教授克里斯蒂娜·夏米納德(Cristina Chaminade)表示,要制定成功的創新政策,必須確保其全面覆蓋各個領域和部門。政策應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為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創新政策經驗未必適用于其他國家或地區。同時,要長期堅持創新政策。此外,創新政策還應當與可持續、包容性發展目標保持一致,與工業、貿易、投資等其他領域的政策相掛鉤。
與會專家表示,高等教育對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品質的大學教育有助于保證創新的質量。同時,促進創新,還要制定有力的人才政策。
創新是經濟復蘇關鍵
與會專家表示,創新型經濟能夠有效促進經濟增長。內維爾-羅爾夫男爵夫人表示,創新是促進英國經濟復蘇的關鍵,支撐起英國的競爭力。
英國癌癥研究院企業部主任安杰拉·庫庫拉(Angela Kukula)認為,要發展成功的創新型經濟,需要有卓越的基礎研究,與企業、組織相掛鉤,使之吸取新知識;要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要培養人才,使之擁有能力創新并支持創新型經濟。
高銳表示,從一個創意發展到成功的商業產品及服務,需要經歷復雜過程,而促使創新體制良好運轉,是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的一個挑戰。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要發展創新型經濟,首先需要提升商業成熟度;其次需要更好地把握投資的溢出效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找到創新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改進創新表現。
專家表示,為了更好地將學術研究與企業產品相銜接,使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成功的產品,一方面可以由一些組織機構從中進行溝通,另一方面還應當更加公開科研成果數據,從而尋找更佳的發展平臺。尤其要創造條件,促進小型企業與科研的聯系,并鼓勵其創新。
中等收入國家及地區表現佳
朗萬表示,與2014年相比,2015年《創新指數》前25名排名變化不大,但已有跡象表明,經濟體之間的創新能力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是中等收入國家及地區,正在趕超發達國家及地區,如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地區。
《創新指數》顯示,中國的創新效率高,在創新投入與產出方面均表現良好,尤其是創新投入在過去四年中呈上升態勢,在2015年展現出最佳表現。此外,中國的創新效率指數名列前茅,也是一大優勢。中國在知識及技術產出、本地居民專利申請、整體基礎設施、創意產品出口等方面排名很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