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增強發展質量優勢的關鍵所在,牢牢把握這一主攻方向,對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對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近日,工信部、國家標準委組織開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研究工作,形成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指出,到2018年,累計制修訂150項以上智能制造標準,基本覆蓋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到2019年,累計制修訂300項以上智能制造標準。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有益于我國智能設備生產制造規范化,標準化。在加快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過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根本路徑。
政策加碼
在去年11月舉行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電視電話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表示,要充分利用“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專項和現有渠道對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進行支持。計劃2018年遴選100個左右試點示范項目,到2020年共遴選300項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和150個左右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15日的征求意見稿可以看做是對以上這段內容的補充和更為具體化的執行。當前,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已經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突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