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復工復產延遲,但也有一些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在疫情期間加班加點生產,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
紅外體溫檢測為本次防疫重要檢測手段。作為紅外熱像儀專業研制廠商之一,高德紅外一季度業績表現搶眼。
兩份靚麗“成績單”
4月7日晚間,高德紅外披露了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盈利1.2億元至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09.71%至2579.62%。
對于業績暴增的原因,高德紅外表示,正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作為國家工信部指定的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公司自春節以來一直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告警系統全部供應疫情防控需求,廣泛應用至全國各地機場、火車站、醫院、地鐵站、學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
同時,公司稱,本次疫情充分體現紅外熱成像設備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重要性,同時憑借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晶圓級封裝產線的批量生產,報告期內諸多新興民用領域對紅外熱成像設備產品市場長期需求凸顯,進一步激發了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消費電子、智慧家居、智慧金融、安防監控、無人機等多個行業的新興應用。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高德紅外備受市場關注,2月份以來已通過視頻會議方式接受了4輪機構調研。
在2月19日機構調研中,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供貨6000臺產品,前期已經交付的測溫設備已經應用到了全國各地高鐵、火車站、地鐵站、醫院等等人員密集的區域。公司投產的2萬臺產品,這幾天已進入快速生產、密集交付期,預計在3月初完成生產并交付。
據高德紅外介紹,體溫檢測比工業檢測要更難,這十幾年以來公司通過大量的數據進行模擬,得到了非常精準的修正模型,使得產品的測量準確性更高。新進入市場的企業想在短時間內把測溫產品做好是比較困難的。公司經過16年的技術沉淀才有了現在的成熟水平,而且公司擁有三條探測器生產線,芯片無需代工,完全自主可供。
4月7日晚,高德紅外還同時公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公司營收與凈利同比雙增長。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報告期內軍品訂單持續恢復且有關型號產品實現大批量交付,同時公司紅外探測器、機芯及民品銷售規模增長明顯,2019年公司軍、民品收入增長迅猛。
與業績增長相匹配,公司股價也在不斷攀升。據統計,今年以來,高德紅外累計漲幅已超70%,期間最高漲幅已翻倍。
體溫檢測產品需求大
新冠疫情以來,因無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等功能,紅外體溫檢測儀筑起了本次疫情第一條防線。
2020年1月底,國務院將紅外體溫檢測儀及配套零部件等產品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運輸保障工作,高度重視紅外體溫檢測儀的供應。體溫檢測為疫情檢測的第一關口,紅外體溫監測儀在公眾場所對疑似患者贈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裝備。
目前市場主流的紅外測溫設備有兩大類產品,一種是較為普遍的手持式體溫儀,另一種是以熱像儀為基礎的測溫篩查設備。
根據 2020 年 2 月工信部指引,國內收到各地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大約 2 萬臺,手持式測溫儀需求 30 余萬臺。而據西南證券測算,國內實際交通樞紐、工業企業、寫字樓帶來的整體需求接近 35 萬臺。
國盛證券研報中表示,紅外體溫檢測儀與手持式測溫儀分別按照單價12萬元/臺、200元/臺的單價測算,工信部預計的紅外體溫測量儀市場需求達到73.1億元。
隨著海外疫情不斷升溫,新冠疫情已擴散至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4月8日早上8點,全球確診人數已超142萬例,民用紅外測溫儀需求脈沖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