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是國我國紅外技術發源地之一,1999年,畢業于此的黃立拿出個人全部積蓄30萬元創立高德電氣(高德紅外的前身),并選擇將國內尚未成熟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作為公司主攻方向。
2003年,非典在國內爆發,高德公司的紅外測溫設備產品被中國首都機場獨家采用,當年在國內實現了95%的市場占有率。一戰成名之后,高德紅外又于2005年推出世界上首款手機型紅外熱像儀(M系列),較同類產品傳統機型而言,該款儀器性價比優勢極高,極大拓寬了海外市場的客戶群范圍。
2007年-2008年,高德紅外已經成為國內紅外領域首屈一指的公司,其測溫類紅外熱像儀產品銷售額連續兩年居全球第四,且具有了一定的國際市場影響力。
紅外熱成像系統的成功開發,讓高德紅外得以2010年順利上市,并募集到20億元的資金。但此時的高德紅外還并不掌握紅外探測器的生產技術,需要向法國SOFRADIR公司及其子公司ULIS公司采購進口。
實際上,紅外熱成像技術源起于軍事應用,以美國、法國等為技術領先代表。在高德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芯片技術之前,紅外芯片技術掌握在美國和法國手中。由于美國一直禁止該技術的出口,高德紅外只能從法國公司購買。
即便如此,法國對國內企業的出口也嚴格限于工業級的低端紅外芯片,且明確限制不允許用于軍事領域。在此背景之下,高德紅外將募集資金的絕大部分用于外探測器芯片技術的開發。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后,公司紅外探測器在2013年研發成功,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終于打破了美國在該領域對我國的技術封鎖。
高德紅外芯片的成功研制,讓我國國內紅外熱成像領域不再像通訊、半導體芯片一樣受制于人,也大大提高了紅外成像技術在我國軍品領域的裝備與應用。
三、厚積薄發:軍品市場進入收獲期
紅外熱像儀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探測到物體,即使在有煙霧、粉塵的情況下也不需要可見光光源,可以全天候使用。因此,紅外熱成像技術近十幾年來廣泛用于夜間監視、偵察、防空等領域,成為現代高技術常規兵器裝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高德紅外在民營領域發展的同時,一直也在進行著軍品市場的開發。早在2004年,公司就成為國內第一批通過軍工產品質量體系認證的民營企業,被批準為國家二級保密資格單位。
經過十年艱苦的技術攻關后,高德紅外于2014年獲得“某類完整武器系統許可增項武器裝備承制單位注冊證書”,成為國內首家進入完整武器系統總體研制領域的民營企業,也是國內唯一獲得導彈武器系統總體資質的民營企業。
而這一切的成果,與公司在研發領域的扎實投入密不可分。過去五年,高德紅外保持著近20%的研發費用率。
▲數研發費用率保持較高水平,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通過扎實的研發投入,高德紅外目前已經擁有高性能非制冷探測器、制冷型碲鎘汞及二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三條核心器件批產線,成為國際少有的具備三類器件研產能力的廠家,也是國內首個具備批量生產全國產化非制冷探測器能力的廠家。
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高德紅外實現主營收入16.38億元,同比增長51.10%;實現歸凈利潤2.21億元,同比增長67.34%。其中,公司軍品訂單持續恢復且有關型號產品實現大批量交付,成為高德紅外業績飆升的關鍵。
2020年第一季度,高德紅外實現營收4.51億元,同比大增154.79%,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大增2561.06%。疫情發生以來,公司作為國家工信部指定的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銷售規模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高德紅外總市值已經突破600億元,動態市盈率也超過165倍。在其前十大股東之中,多是社保基金、愛爾醫療等機構投資者及產業資金。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紅外熱成像產品之外,高德紅外還在無人駕駛、芯片封裝以及智慧家居等領域廣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