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號,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三方就“共建智能傳感器產業創新鏈戰略合作”舉行簽約儀式。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達到1472億元,同比增長13.2%,近5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而智能傳感器作為廣泛的系統前端感知器件,相當于工廠和機器的感官器官。本次智能傳感器產業創新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增強廣州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在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實力。
記者了解到,該戰略合作聚焦數字電網、環境監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家居、車聯網等重點領域,聯合多方共同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創新鏈。同時,力爭5年內建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
據悉,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擔任智能傳感器創新鏈“鏈主”,雙方將探討以共建合資公司和孵化企業的模式,加速智能傳感器創新成果轉化。
如何發力建設?記者了解到,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將攜手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發力智能傳感器研發、生產、應用及產業化,引領智能傳感器產業鏈的創新發展。并在廣州開發區的領導下,構建智能傳感器的創新與轉化平臺,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上下游核心技術、科技成果、智力人才等創新資源的集聚。
創新與轉化平臺預計吸引多家上下游先進企業的加盟,將定期舉辦產學研討會、技術創新展等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動,活躍全產業鏈,促進企業合作與技術升級。
同時,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將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共組專項研發團隊,以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中試為核心,專注傳感器設計集成技術、先進制造及封測工藝,布局傳感器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和物聯網應用方案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同時發揮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在行業的影響力,聯合傳感器上下游及產業鏈龍頭企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帶動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技術的產業升級,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來源:廣州日報、羊城晚報、人民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