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訊:近年來,檢驗檢測服務業先后被國家列為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體現了國家及各行業對檢驗檢測機構的重視和支持。2014年,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銷售規模和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總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截至2014年底的統計數據,我國共有各類檢驗檢測機構28000余家,共實現營業收入近1600億元,共向社會出具檢驗檢測報告3億余份,全行業共有從業人員86萬余人,共擁有各類儀器設備近400萬臺套,實驗室面積超過6000萬平方米。從機構的性質上看,2014年各類事業單位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11500家,占檢測行業總規模的40.58%,同比下降了1.97個百分點,企業占行業總規模的比例為56.1%,同比上升1.52個百分點。總的來說,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改革對行業,尤其是對事業單位產生了一定影響,事業單位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總體規模將進一步減少,企業制的檢驗檢測機構規模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在肯定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改革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國內檢驗檢測機構在市場占有率、品牌競爭力等方面與外資機構仍存在較大差距。2014年,國內市場營收前20名的檢測機構中,外資占7家,這7家外資機構營收規模占前20名檢測機構營收總規模的45.56%。我們仍需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真正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在市場競爭中促進行業發展,實現中國檢驗檢測機構專業化提升、規模化整合、市場化運營、國際化發展的目標。
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是國務院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重要改革舉措。一年多來,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湖北省在省政府的主導下,由省特檢院縱向整合全省15家特檢機構,整合后規模、能力和效率顯著提升。湖北省宜昌市、鄂州市和京山縣政府整合原來隸屬于不同部門的技術機構,組建直屬于市(縣)政府的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及三項整合試點方案,這是全國省級層面出臺的第一份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廣州市以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為契機,整合、規劃、布局、建設一批檢驗檢測認證集團取得積極進展,計劃將廣州市建設成為區域性的檢驗檢測產業高地。南京市出臺了《市政府關于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業和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從政策、資金方面對檢驗檢測服務業給與大力支持,不久之前,江蘇首個檢驗檢測服務業集聚區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首批50余家檢驗檢測及服務機構落戶南京。四川、河南、廣西、貴州、湖南、福建、深圳等省區市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均取得了積極進展。
質檢系統檢驗檢測機構在全國機構總數中占比高、影響大,質檢總局作為全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的牽頭部門之一,于今年3月正式印發《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文件明確了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按照公益類和經營類“兩類機構”進行整合的分類要求,提出了供各地選擇或參照的五種整合模式,部署了質檢系統整合改革的三大重點任務、六大改革試點和四項保障措施。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質檢系統機構整合改革的實施工作,力爭到2017年,基本完成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公益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職責清晰、保障有力,經營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基本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