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保障,也是制造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福建省鋼鐵工業基本形成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的格局,綠色轉型取得積極成效。為進一步推動福建省鋼鐵行業綠色化、低碳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確保行業實現碳達峰,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福建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近日,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福建省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福建省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鋼鐵碳達峰方案》《有色碳達峰方案》)。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鋼鐵碳達峰方案》主要內容
(一)總體要求
從謀全局、管長遠的角度出發,提出福建省鋼鐵行業碳達峰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統領《鋼鐵碳達峰方案》內容編制。
指導思想。包含2個層次:一是堅持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戰略方針,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等。二是明確鋼鐵行業碳達峰工作主線、方向、抓手、支撐,確保碳達峰目標實現。
基本原則。包括4個方面:堅持目標導向、堅持效率優先、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協同推進。
主要目標。到2025年,噸鋼綜合能耗和碳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全省鋼鐵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30%;電爐鋼產能占全省鋼產能比重20%以上,行業節能降碳效果顯著;2030年前實現鋼鐵行業碳達峰目標等。
(二)重點任務
全面考慮福建省鋼鐵行業所處發展階段、產業發展規律,聚焦能源低碳化、資源低碳化、生產流程低碳化,以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為導向,提出6項主要任務。
一是嚴禁違規新增鋼鐵產能。嚴格執行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和鋼鐵冶煉項目備案管理有關規定,堅決遏制鋼鐵產能盲目擴張。通過鋼鐵行業階梯電價、差別電價等差別化調控政策,引導企業裝備技改升級。
二是全面推動綠色布局。引導省內鋼鐵企業加快裝備綠色改造,實施兼并重組,推動產能集聚、產業鏈延伸,大力發展綠色低碳、高性能、高附加值鋼鐵產品,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和產品結構。
三是深入推進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引導企業加大余熱余壓利用,應用高效節能電機、水泵、風機產品等,對標能效先進水平實施產品設備更新改造,推廣先進節能工藝技術。進一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管理的創新應用,推動能效管理智能化升級。
四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鼓勵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嚴控煤炭消費增長,鼓勵發展短流程電爐煉鋼和非高爐冶煉技術,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流程結構。
五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全面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有色等產業低碳協同發展。引導企業建設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建立健全廢鋼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廢鋼回收產業集聚發展。
六是增強低碳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構建“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產業鏈式技術研發創新體系,助力行業核心關鍵降碳技術研發。加強主流工藝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研究,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成本。
(三)組織保障
提出五個方面組織保障措施,進一步完善福建省鋼鐵行業低碳發展保障體系,確保方案順利實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整體規劃、部門協同,強化企業主體意識,發揮相關團體組織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推動財稅、金融、節能、環保等各項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三是建立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創新綠色低碳金融產品,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鋼鐵行業低碳發展。
四是強化綠色低碳標準引領。建立完善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相關標準體系、核算方法、認證制度,培育專業機構,提高綠色低碳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