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2023—2024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2024年,我國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占比超過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市場份額超過25%,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450吉瓦,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長點不斷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集群建設不斷推進,形成上下游貫通發展、協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其中《行動方案》還提出,深入實施《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推動“智能光伏+儲能”在工業、農業、建筑、交通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創新應用,發布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
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規模總量大、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是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安全的重要領域。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更好發揮電子信息制造業在工業行業中的支撐、引領、賦能作用,助力實現工業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特制定本方案,實施期限為2023—2024年。本方案所指電子信息制造業包含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鋰離子電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關領域。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持電子信息制造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工業經濟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激發電子信息企業活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將市場機制和舉國體制優勢結合,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
堅持有效供給與擴大需求相結合。統籌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合理引導產業資金流向,提高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斷提升電子信息產品供給質量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
堅持繼承鞏固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優化產業政策環境,鞏固已有產業規模,推進產業國內梯度轉移,穩住外貿基本盤。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新興領域熱點,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堅持立足自身與國際合作相結合。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循環,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深度嵌入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分工體系,保持對全球企業、資源的強大吸引力。立足自身資源,加強基礎前瞻領域技術研究,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2023—2024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2024年,我國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占比超過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市場份額超過25%,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450吉瓦,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長點不斷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集群建設不斷推進,形成上下游貫通發展、協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舉措
(一)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激發市場潛力
1.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依托技術和產品形態創新提振手機、電腦、電視等傳統電子消費,不斷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推動手機品牌高端化升級,培育壯大折疊屏手機產業生態,從優化成本、改善技術、加大適配等角度促進折疊屏手機生態成熟。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服務全民體育健身需求,宣傳推廣智能體育典型案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速問題,做好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引導規范工作,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推廣目錄,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持續提高試點示范工作規范化體系化水平。
2.培育壯大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