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和基于RFID發展起來的NFC技術都是屬于近場通訊的范疇,在物聯網領域都有極大的應用。兩者都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利用無線射頻信號對目標進行識別和通訊,讀寫距離是評估其系統的重要指標,而標簽的諧振頻率是影響這個指標的關鍵參數。
RFID和NFC的無源標簽封裝好之后只能采用非接觸法測量其諧振頻率。非接觸法測量方法原理是反射測量,通過測量反射參數的S11,觀察S11最大負峰值對應的頻率值,即可得到標簽的諧振頻率。
測試儀器選擇
為了保證非接觸測量方法的可靠性與可信度,我們采取了兩種測量方法進行測量:
方法一:使用鼎陽SSA3000X頻譜分析儀、TG 跟蹤源、反射電橋、反射測量軟件進行測量。
方法二:使用鼎陽SVA1000X 頻譜&矢量網絡分析儀、機械校準件、VNA(矢量網絡測量軟件選件)進行測量。
SSA3000X和SVA1000X兩款設備都具有反射測量功能,可以測量反射系數(ρ)、回波損耗(Return Loss)、和電壓駐波比(VSWR)等指標。SVA1000X內置了反射電橋,而SSA3000X已經在TG Source端校準,無需機械校準件,同時使用安捷倫網絡分析儀對以上兩種方案進行驗證。
RFID標簽實際測試
以下測試采用的是遵循ISO/IEC 14443 TypeA 標準的RFID無源標簽,標定頻率為13.56MHz,使用近場探頭代替13.56MHz的測量環路天線。測量時保持近場探頭和RFID標簽的測量距離為1cm,用Marker讀取負峰值。
SSA3000X設置
1.首先連接反射電橋:
IN(TG)端口:信號輸入端,用于連接電橋與頻譜儀跟蹤源TG Source輸出端口
OUT(RF)端口:信號輸出端,用于連接電橋與頻譜儀RF Input射頻輸入端
DUT 端口:用于連接電橋與被測設備,本例中連接近場探頭。
2. 按下Mode按鍵,選擇反射測量功能。
1) 校準開路載,校準開路載前需要斷開被測設備,校準完成后,就可以在屏幕下方看到回波損耗,反射系數,電壓駐波比等參數。
2) 選擇合適的刻度和參考電平。本例中選擇刻度為1dB,參考電平 6dB。
3) 選擇頻率,起始頻率設置為11MHz,終止頻率為15MHz。
SSA3000X測試結果:SSA3000X測試出RFID諧振頻率約為13.85MHz,回波損耗為1.44dB,電壓駐波比約為12.13。
SVA1000X設置
1. 按Mode鍵,進入矢量網絡測量功能,選擇S11參數測量。
2. 進行機械校準,按照屏幕提示,依次連接OPEN、SHORT、LOAD三個校準件到TG Source接口完成校準。
3. 校準完成后連接近場探頭,并將測試刻度選擇為1dB,參考電平為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