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傳感器產業也將迎來爆發,傳感器是物聯網采集數據的關鍵組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在近日接受與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線看,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就好比觸須,它們是最貼近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電子器件,也是大數據的源泉,因此市場規模非常巨大。”
以下為專訪原文:
劃重點1、他們可能不比別人更聰明,但一定比別人更癡迷于自己的事業
任紅軍先生心中獲得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領航獎標桿人物獎的技術領頭人和優秀企業家們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
任紅軍先生給出的答案是“他們可能不比別人更聰明,但一定比別人更加癡迷于自己的事業。”具體來講,不論是優秀企業家還是技術領頭人,要干的都是一件從無到有的事,要把一個不存在的產品或者服務創造出來,然后推廣給所有人,這件從無到有的事難度很高。也許這些人千人千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但是在對所從事的事業的專注程度上卻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所以,“專注”應該就是這些人身上顯著的特點。
劃重點2、為什么我們抓住傳感器這個核心?因為它有根
“我們知道,傳感器是一個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的品類,產品研發、商用周期長,屬于基礎器件,這樣的產品更能經受技術周期和產業環境變化的考驗,具有極強的技術滲透性和市場應用擴展能力,可以長出多樣化應用的大樹。” 任紅軍先生告訴筆者,“對于漢威來說,傳感器是屬于我們高技術壁壘的核心技術,所以我們說它有‘根’。”
近年來的“MEMS傳感器”十分火熱。MEMS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英文縮寫,中文譯為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工藝技術是各種類型傳感器的共性基礎工藝技術,因此被業界稱為傳感器創新的源泉。MEMS氣體傳感器陣列技術的研究,多傳感器融合是近年來的新進展,使得傳感器產品進一步小型化及多功能化,也使得精準的快速識別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推廣,為產品在消費類電子、能源、汽車、健康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提供更為精準化、智能化的數據接口。
關于MEMS傳感器,漢威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其技術和產品的布局,至今已打通從設計、工藝及應用層面的全鏈條,形成完整系列產品線并投放市場。今年8月的消息,漢威已擬定增募資10億元主要用于MEMS傳感器封測產線建設等方向。就建立封測產線對于漢威的用途和意義何在的問題,任紅軍先生表示,“考慮到產品的產銷量擴大及質量把控要求,加之公司MEMS傳感器產品多樣化,陸續投產,擴建封測生產線勢在必行。當然,MEMS封測產線在漢威平臺產能有所冗余的前提下,也會對外開放,拓展部分封測代工業務,實現MEMS封測產線價值的最大化。”
劃重點3、疫情下,從財報看傳感器產業布局
從長線看,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就好比觸須,它們是最貼近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電子器件,也是大數據的源泉,因此市場規模非常巨大。也正是由于這一重要因素,今年傳感器業務在疫情影響下仍表現向好。
從漢威2020Q1-Q3的財報顯示,漢威在疫情下傳感器業務激增,最近一期公司傳感器毛利率達 58.12%,這也是繼三年來漢威傳感器毛利率 51.74%、47.81%、42.49%下滑趨勢后的首次爬升。任紅軍先生表示,“疫情下,公司傳感器業務向好,一方面源于近年來漢威在氣體傳感器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又重點布局了紅外、水質、濕度、壓力、流量等傳感器業務,尤其是紅外探測板塊的熱釋電和熱電堆傳感器貢獻不小;另一方面這種上漲是順應了產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比如瞄準的工業和消費應用市場,其行情向好并不依賴于疫情。”
對于長遠布局,未來三年內漢威將會陸續推出數字式、紅外陣列、紅外光電探測等產品落地,進一步完善在工業安全、智能家居、醫療健康、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應用。
劃重點4、只有與國家戰略和政策合轍同步的企業才會有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