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國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中國首次在國際社會上提出碳中和承諾,這是中國融入新時期全球產業鏈,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決策。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將給中國社會經濟、產業發展各方面帶來重大變革,與此相關的將是全社會各行業的低碳、高效運行,數字化、智慧化作為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加上相關的氣體排放監測、碳交易結算測量,會為高新技術產業帶來更多商機,全產業鏈將實現良好的發展。
(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
“傳感器、物聯網行業本身屬于高新技術產業(清潔產業),有望優先實現碳中和。行業報告顯示,未來5-10 年物聯網應用將進入爆發期。傳感器、物聯網在全社會“新基建”、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方面即將走向縱深發展,展現出更大的市場空間。據此,漢威科技在這些方面將會帶來更好的發展。公司多年布局和積累的環境監測儀器、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系統等等也都將受益。“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說,“漢威科技集團一直致力于節能減碳、綠色發展的理念,為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漢威科技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的規劃,將為工業、社會管理的低碳、高效運行做出貢獻。”
優秀的產品和技術會助力行業減碳
對于國際社會來說,聽到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雄心壯志是非常受到鼓舞的。同時,就中國目前的經濟規模而言,這個挑戰也是非常巨大的。之所以說這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體量龐大,還因為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口到全世界,但制造的排放卻在中國,導致中國是世界上制造業最大的國家。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低碳目標需要全產業鏈的企業合作實現。任紅軍說:“對于漢威科技這樣本身屬于低碳綠色行業的企業來說,我們會結合自身能力和外部專業團隊協同推進,來實現有關項目的減碳評估和提升。同時,漢威科技在環保、低碳方面有一定的產品和技術優勢,也會助力行業減碳。“
此外,建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也是達成 “雙碳” 目標的初衷之一。任紅軍表示,漢威科技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近些年在智慧城市、智慧水務、智慧醫療等諸多領域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總體來講,傳感器、物聯網技術在發展經濟、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推動社會進步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工具,漢威科技更多是為循環經濟服務。
數字化技術是可持續發展必然的技術路徑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具體內容涉及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生態和可持續社會三方面的協調統一,要求人類在發展中講究經濟效率、關注生態和諧和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人的全面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從事的業務技術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潮流,有跨度數十年的持續需求和發展空間,企業的運營良性滾動增長,低碳高效,具有迭代升級、引領行業的能力,文化和人才隊伍生生不息,競爭力能夠不斷強化,才是可持續的發展。
數字化技術對于達成“雙碳” 目標、可持續發展是必然的選項,也可以說,企業達成 “雙碳” 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改造是達成 “雙碳” 目標和可持續發展必然的技術路徑。
任紅軍表示,漢威科技將會把數字化技術用于企業的碳治理方面,譬如通過碳追蹤工具、數字化管理軟件、預測性方案等數字化技術幫助企業解決節能減碳的問題。并且在碳中和發展的背景下,5年之內漢威科技力爭達到行業減碳先鋒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