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是自然科學的基礎,關乎國計民生,更在國防建設領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亦如電子對抗是在測控技術中測試和控制一體化的典型應用一樣,左毅認為,無測試即無控制。
測控,如此偏重于理工類的名詞,貌似距離普羅大眾很高很遠的專業概念和所涉及的高精尖技術領域,已經不再止于研究院和實驗室,它已形成了更加貼近國計民生的高新技術產業。12月21日下午,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當我們穿過散發濃濃節日氣氛的園區鉆石廣場,來到比鄰的北京中科泛華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總部,董事長兼總經理左毅先生就以他從中科院下海創業的故事為軌跡,深入淺出地向我們描繪并演繹出了測控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新圖景。
他說,測試測量的應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就像去醫院看病,醫生也會通過檢驗單的結果,判斷病情,諸如此類的手段都與測試相關。測試測量是認識和觀察世界的手段,沒有測試測量,人類便很難對自然科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從中國科學院到下海大潮的世界觀
泛華測控創始人左毅先生屬于中國最早期下海的創業者。
左毅本科就讀于中國科技大學,并在中科院計算所讀研, 1984年研究生畢業后順理成章地留在了中科院計算機所。當時在中科院計算機所的還有柳傳志和倪光南。1984年,左毅參與了創辦希望電腦公司,踏入了下海的大潮。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機遇的來臨,1994年他正式從計算機行業跨入測控行業。對于中關村民營企業的發展變革,他有著深刻的體會。
測試是自然科學的基礎,關乎國計民生,更在國防建設領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亦如電子對抗是在測控技術中測試和控制一體化的典型應用一樣,左毅認為,無測試即無控制。
北京中科泛華測控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左毅
九十年代的中國科技界百廢待興,每年進口的儀器儀表和相關測試設備多達幾千億元,國外的產品在中國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卻又在許多高精尖的測試設備上對中國實施著技術封鎖。1997年左毅創立了北京中科泛華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從代理國外測試測量產品步入測試測量這個在中國弱小卻重要的領域。在代理產品的過程中,他更深刻地意識到,中國亟需在科學技術領域具備獨立自主的研發能力,并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才能打破如今國外進口設備一統測控行業的局面。
談及九十年代那波兒下海潮,左總幽默地說,有的是主動跳下去的,有的是被踹下去的,而我,大概應該屬于被踹下去、卻心安理得地奮力前行者吧!
創業公司的合伙與股權
當他把檔案放入人才中心的那一刻,便正式脫離了中科院。“當初對中科院也是充滿著深厚的感情,公司注冊的時候就加上了中科倆字”,左總說到。作為一家創立20年的民營企業,泛華迄今也只有兩位股東,一是東升科技園,二是他本人。“這種簡單股權關系的好處是,它讓事情的處理變得很簡單。”左總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