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国产-91伊人久久-91伊人影院-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免费毛片儿-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場觀察 » 市場分析 » 正文

國內智能電表MCU市場格局分析,2023年繼續表現亮眼


  來源: 電子發燒友網 時間:2023-08-15 編輯:清風
分享到:

?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智能電表MCU芯片是電表的主控芯片,在智能電表中發揮控制、協調及調度的功能,是智能電表的重要元器件。根據電子發燒友的觀察,智能電表MCU是消費逆境下為數不多持續亮眼增長的領域。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在其他半導體企業業績慘遭“滑鐵盧”時,國產智能電表 MCU廠商反倒“風景獨好”。


那目前在智能電表MCU領域市場發展、趨勢方向、需求情況是怎么樣的呢?國內外又有哪些智能電表MCU玩家,國產廠商在這一細分領域表現如何?


智能電表MCU市場快速增長,兩大國產廠商拿下9成以上的份額


智能電表作為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用電側的重要感知設備。近年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推進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且在基于IR46標準的智能物聯電能表升級需求驅動下,智能電表MCU需求及市場規模隨之增加。


智能電表MCU芯片的目標市場主要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網公司的單、三相智能電表統招市場和出口三相表市場。2018年智能電表MCU芯片主要目標市場容量為23277.57萬元,2021年這一數字增長至39245.30萬元,增速達68.60%。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智能電表MCU芯片主要目標市場具體需求量分別為10822.47萬顆、8240.79萬顆、9777.62萬顆。


數據來源:鉅泉科技招股書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電能表鋪設進度放緩,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數量有所下滑,智能電表MCU芯片主要目標市場容量及需求量也隨之下滑。但在新冠疫情逐步消除的過程中,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智能電表MCU芯片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


未來基于IR46標準的智能物聯電能表升級需求將成為智能電表MCU市場擴容的主要驅動力。根據國家電網發布的數據,2022年國家電網試點招標智能物聯表從2021年的13.05萬只猛增至137萬只,同比增長949.81%。而智能電表MCU市場需求七成以上來源于國家電網,智能電表MCU廠商將受益國家電網對智能物聯表的大幅投入實現經營業績的快速增長。


目前,智能電表MCU芯片市場競爭格局較為穩定,且為國產廠商占據主導地位,瑞薩電子、ST等海外廠商僅占有很小的市場份額。我國智能電表MCU芯片市場的主要玩家為復旦微電、鉅泉科技、上海貝嶺和智芯微。其中復旦微電在國內智能電表MCU統招市場占有率長年穩居第一,在國網MCU市場的占有率超過60%;鉅泉科技智能電表MCU芯片的出貨量和市占率僅亞于復旦微電,在國內統招市場排名第二,在國網MCU市場的占有率約為復旦微電的一半左右。這兩大廠商合計占據超9成的國內智能電表MCU芯片市場份額,而其他芯片廠商的市場份額則相對較小。


相對于其他半導體領域落后海外廠商,國產廠商在智能電表MCU這一細分領域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且基本已經完成進口替代。


國內智能電表MCU廠商


復旦微電


雖然復旦微電現在最大的業務板塊是安全與識別芯片,但其成立最初先研發的是智能電表MCU芯片,并在1998年率先國內同行企業發布第一款智能電表專用的MCU芯片產品,2008年與華虹合作進一步提升智能電表MCU的工藝水平,推出0.18ume Flash工藝設計的FM3308產品。2017年復旦微電又推出新一代智能電表專用MCU芯片FM3318,芯片具有16位增強型8xC251處理器內核、大容量Flash程序存儲器(128KB)、4+1KB RAM,集成LCD、帶溫補的RTC、ADC以及UART、I2C、SPI、7816等通用外設接口。



官網顯示,目前復旦微電智能電表MCU產品主要包括32位Cortex-M0內核FM33A0xx/FM33A0xB系列芯片及16位增強型8xC251內核FM33xx系列芯片。最大支持512KB Flash程序存儲器和64KB RAM。憑借智能電表MCU的優異性能、高性價比,復旦微電的解決方案廣泛覆蓋下游表廠,出貨量持續快速增長,在國內統招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


2019年-2022年復旦微電智能電表芯片銷量及銷售收入情況如下圖所示:



關鍵詞:智能電表 MCU 市場    瀏覽量:5732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讓制造業不缺測試測量工程師

最新發布
行業動態
市場觀察
國際資訊
儀商專題
按分類瀏覽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電話:020-34224268 傳真: 020-34113782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粵ICP備16022018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