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中國科學儀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科學儀器行業定義
科學儀器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制作而成的工具,其基礎是科學的原理和先進的技術。這些工具旨在有效運用物理原理、物理關系以及先進技術來進行科學實驗和探測。通過科學儀器,人們可以探索、獲取、轉換和儲存與物理量、性質、現象、力和材料有關的信息和數據,從而深入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規律。
科學儀器行業
分類科學儀器的分類方式多種多樣,按照GB/T 40024-2021標準,實驗室儀器及設備可以按照功能、用途、原理等進行分類。例如,可以按照測量物理量或產生信號的能力將它們分為測量儀器和控制儀器。此外,根據儀器的功能和用途,科學儀器也可以被進一步細分為分析儀器、物理性能測試儀器、計量儀器等。
在分析儀器中,常見的有電子光學儀器(如透射電鏡、掃描電鏡等)、質譜儀器(如有機質譜儀、無機質譜儀等)以及X射線儀器(如X射線衍射儀)等。而在環境監測領域,我們則可以看到水質分析儀、COD測定儀、BOD測定儀等一系列具有特定應用功能的科學儀器。
科學儀器行業發展歷程
全球科學儀器的發展歷程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那時,科學家們不僅是科學儀器的使用者,同時也是這些儀器的發明者。隨著時光推進,進入20世紀,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催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員。這些科研人員紛紛獨立出來,創建了專注于制造科學儀器的公司,推動整個行業進入了成長階段。而到了21世紀,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紛紛加大對科學儀器的研發投入,這一舉動為科學儀器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進入了加速發展的階段。
對于我國而言,科學儀器行業的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在1949年至1969年期間,我國才初步建立起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年(1970年至1990年)里,由于基礎薄弱,我國儀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進展相對緩慢。然而,自1990年起,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整體迅猛發展,儀器科學與技術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和成就。
科學儀器行業上中下游
科學儀器的上游行業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零部件制造商和設備制造商等。這些企業為科學儀器的生產提供必要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并保證其質量和性能符合要求。而科學儀器下游應用行業則非常廣泛,涵蓋了醫療、環保、食品、化工、制藥等多個領域。例如,在醫療行業中,各種醫學成像設備(如X射線機、CT掃描儀等)和實驗室分析儀器(如生化分析儀、血細胞分析儀等)被廣泛應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環保領域中,水質監測儀器、氣體檢測儀等被用于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追蹤;在食品行業中,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被用于檢測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和微生物等。
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和增長率
近年來,我國科學儀器市場的供需情況呈現一定波動。然而,自2020年起,隨著需求的回升和政策的推動,我國科學儀器市場規模呈現增長態勢。智研咨詢發布的報告指出,我國科學儀器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3507.9億元,較2021年增長了6.9%。在產品類型方面,分析儀器市場占據我國科學儀器行業的重要地位。展望未來,隨著我國生命科學和食品安全領域的飛速發展,預計將帶動相關儀器的需求快速增長,為科學儀器市場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進口設備在我國科學儀器市場中占據一定比例,對我國科學研究的發展具有一定影響。根據國家網絡管理平臺發布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數據,在2016-2019年期間,我國大型科研儀器整體進口率在70.6%,而分析設備的進口率則超過了80%。這表明,在科學儀器領域,尤其是分析儀器等方面,我國市場需求正在逐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