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儀表公司智能生產車間的顯示屏上,清楚顯示著生產車間的各項數據。在不遠處懸掛著一幅“質量管理體系控制過程流程圖”,生產過程的關鍵指標一目了然。
吳忠儀表公司在國內離散制造行業,是最先實現了分鐘級車間作業調度與執行,人、機、物、數據互聯互通,形成虛擬仿真與現實生產實時互動的企業之一。
“智能制造的目標主要是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滿足個性化需求。”馬玉山說,智能制造企業可以從自動化、精益化、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柔性化、可視化和智能化8個層面,分別評估技術、管理、制造、裝備和物料5個維度的建設。
“吳忠儀表公司多數訂單的金額都不算大,即便是大訂單也往往是多規格、多品種、單件小批定制化,管理和組織生產的難度不小。”寧夏菲麥森工業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說,生產控制閥必須要實現剛性設備的柔性加工。
菲麥森工業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是吳忠儀表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前身是吳忠儀表計算機中心。“我們所處的是剛使用七八年的新廠區,設計月產能達6000多臺。由于科學高效管理,公司于2017年、2018年就實現達產滿產。”郭偉說,企業愿意在信息化上加大投入,是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做準備。
吳忠市信和義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林告訴記者:“我們一直與吳忠儀表公司進行合作。如今菲麥森公司又幫助我們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讓我們也搭上智能化發展的快車。我們和吳忠儀表公司在需求方面實現了同步共享。”
郭偉說:“現在,客戶實時在線就可以參與產品原材料采購、毛坯鑄造、零件加工等全過程,實現遠程監督。”
作為產業鏈“鏈主”企業,吳忠儀表公司實現全流程管理,在提升協作企業水平的同時,也讓自身能力得到優化釋放。
近年來,公司先后獲評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中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制造最佳實踐企業等榮譽稱號。
吳忠儀表公司總經理楊占富說:“2024年公司將以精益管理為抓手,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控制水平,加強合同交貨期管理,真正讓客戶滿意、讓市場認可。”(經濟日報記者 楊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