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多田)據虎嗅獲得的獨家消息,百度、福特等參與投資的全球激光雷達巨頭Velodyne,剛剛決定裁撤中國辦事處20余人,不再直接在中國銷售激光雷達。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虎嗅,Velodyne中國在周末接到美國總部正式通知,Velodyne 首席執行官David Hall(大衛·霍爾)最終決定將取消中國整個直銷團隊與部分技術團隊,僅保留幾名負責渠道與大客戶售后的人員,產品銷售恢復到剛進入中國時的“代理模式”。
“一方面是產品自身在中國的價格競爭力問題,另一方面是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的發展已經幾乎陷入停滯。” 一位了解內情的自動駕駛人士感嘆。
在上周末騰訊北京總部空地上停放的測試車,仍然使用的是Velodyne老款64線激光雷達
眾所周知,作為一項重要的傳感器技術,通過發射激光來感應與描繪障礙物的激光雷達,其核心價值是“可靠且準確的測距能力”。
因此,它被圈內嚴謹的自動駕駛技術專家們視為 L3 級以上自動駕駛汽車必不可少的關鍵零部件。
而作為進入市場最早且龍頭地位無可爭議的激光雷達頂級供應商,Velodyne 在 2017 年以前幾乎壟斷了整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
其首席執行官David Hall 雖然并不是激光雷達這一硬件的發明者,但其在激光雷達基礎上創造的「三維點云」系統,能夠利用單一且固定的視線來「發現」障礙物。
正是 Hall 的這一發明讓 Velodyne 的產品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技術標準。
因此,如果是兩三年前,你可以在任何大型自動駕駛會議中展出的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車頂上,看到印有 Velodyne 標識的大陀螺。
2016年8月,百度自動駕駛車的車頂上頂著的正是他們同年剛投資的Velodyne64線產品
根據 2019 年 3 月 Velodyne 公開的一組數字顯示,自 2007 年以來,Velodyne 旗下激光雷達的銷量已經突破 3 萬臺,銷售額達到 5 億美元。
此外,2016 年 8 月,Velodyne 也獲得了來自福特與百度(兩家各出7500萬美元)高達 1.5 億美元的聯合投資;2018年,為了合作研發量產能夠進入汽車供應鏈體系的固態激光雷達,尼康也向Velodyne投資了2500萬美元(約合1.77億元人民幣);而在今年,也就是2019年10月24日,這家激光雷達獨角獸又宣布獲得了韓國汽車零部件公司現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高達5000萬美元的投資。
激光雷達最大的優勢就是用3D點云為自動駕駛汽車精確“描繪”出周邊環境
然而,市場就是在這過去2年里發生了急劇變化。一方面,大量激光雷達創業公司隨著自動駕駛賽道的投資熱潮,前赴后繼進入市場;而另一方面,所有相關企業早在 2016 年就提出的「大幅降低激光雷達成本」的目標,如今并沒有實現;新老激光雷達公司3年前曾口口聲聲馬上就能推出的車規級產品——固態/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則一直難產,讓“擁抱車廠”這條路始終徘徊在研發層面。
沒錯,如今大家還在靠結構并不穩定,而且“死貴”的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維持生計”。換句話說,他們只能賣給有自動駕駛測試業務的公司。
這就讓老牌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很尷尬,因為雖然他們可以生產出質量最好、性能也不錯的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但是他們忽略了中國本土企業的“產品反向拆解能力”與“微創新”能力。
今年8月,Velodyne 向加利福尼亞地方法院提起兩份訴訟,起訴中國激光雷達創業公司速騰聚創與禾賽科技抄襲了自己的關鍵技術,并嚴重威脅到了公司業務。但訴訟到現在來看似乎不了了之。
今年10月有人在硅谷自動駕駛明星公司Zoox的車上看到了禾賽的產品
市場就是這么殘酷,在產品性能愈加相近的前提下,所有公司都會選擇價格更便宜的那個。據一位Velodyne內部人士告訴虎嗅,Velodyne的16線產品線(激光雷達線數越高,掃描清晰度越高,識別精度越高。16線也是大部分低端和高端自動駕駛車都會配置的線數,需求量最大,技術也最成熟),已經受到了速騰聚創的嚴重威脅,后者幾乎是前者價格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