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從智能電表說起
我們所依賴的電力、天然氣和水的公共基礎設施最初是幾十年前建造的,現在需要升級和改進。例如,電網仍然依賴過時的電表,需要技術人員親自到電表的位置手動檢查讀數。這種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而且缺乏先進分析所需的精細度和準確性,無法改善電力的使用和分配方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廣泛的地理區域內實施成千上萬的智能電表。這些電表連接到無線網絡,并定期(通常是30秒左右)傳輸數據。這使公用事業公司能夠獲得實時、準確和更詳細的使用信息,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向客戶收取費用,報告異常情況,檢測欺詐或盜竊,并提高盈利能力。
1.挑戰
公用事業公司越來越多地依賴于無線網絡來進行遠程抄表,并對分布在數千個終端和大面積地理區域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實時態勢感知。這些網絡可以利用未授權的ISM頻段(如900MHz頻段)或授權的專用網絡頻段,還可以使停電后恢復服務變得更加容易,并將智能電表與其他技術(如電池存儲、可再生能源,包括屋頂太陽能)和其他關鍵的智能電網基礎設施進行整合。
用戶面臨的兩大挑戰是射頻干擾和合規性。射頻干擾的來源有很多,既有惡意的,也有無意的。例如,絕緣不良的電線和設備、其他無線電發射機和連接的設備都可能干擾關鍵的能源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公司還必須確保它們是在政府規定范圍內傳輸的,并且不會通過無意中的信號干擾附近的其他發射機。
公共事業公司的射頻工程師需要一種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可用于各種部署方案,既可用于24/7連續、就地監測,也可用于移動頻譜分析和測試,以定位推理和確定覆蓋區域的不足之處。
2.解決方案
虹科ThinkRF實時頻譜分析儀提供了在各種部署場景和信號環境中使用所需的性能、便攜性和靈活性。射頻工程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將網絡化和緊湊型分析儀部署在網狀、集線器和輻條或混合架構中。
通過由虹科ThinkRF軟件定義的頻譜分析儀組成的固定和移動單元的組合,由ThinkRFP120車載功率調節器供電,RF工程師獲得連續的、24/7的監測能力,以及對源位置和干擾搜索應用進行移動頻譜分析的能力。
對于需要建立完整的信號環境圖并進行到達時差(TDOA)和到達功率差(PDOA)分析的用戶來說,使用攜帶GNSS的虹科ThinkRF R5750實時頻譜分析儀可以將時間和位置信息與信號信息同步,實現更高級的分析功能。
憑借豐富的ThinkRF API和開發環境套件,射頻工程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特需求構建自己的應用。
虹科公共事業RF解決方案優勢:
●體積小,重量輕和功率低,便于部署
●在各種網絡架構中實現遠程部署的網絡化
●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3.結果
公用事業公司正在轉向智能電表,以減少低效和手動讀數的需求,提高他們收到的數據的精細度,并更有效地管理能源使用。
通過虹科實時頻譜分析儀、豐富的API和開發環境套件以及P120車載功率調節器,公用事業公司可以在復雜密集的頻譜環境中,通過現場和移動頻譜監測來監控、管理、優化和保護關鍵能源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