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国产-91伊人久久-91伊人影院-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免费毛片儿-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專訪 » 資深專家 » 焦點人物 » 正文

儀綜所所長歐陽勁松:為國際標準化工作貢獻中國智慧

訪全國工業測控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陽勁松


  來源: 中國質量報 時間:2019-10-30 編輯:儀商F
分享到:

?


記者:您和您領導的團隊在與質量相關的國際標準中做了哪些工作?


歐陽勁松:可靠性與安全都是質量工作的技術基礎,系統可靠、信息安全都要靠標準。 


可靠性是推動我國實施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技術。儀綜所在可靠性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大量研究成果。2015年5月,我帶隊參加IEC/TC65顧問組會議,促成IEC自動化設備及系統可靠性特別工作組的成立,由儀綜所丁露博士出任工作組組長。2017年10月,我國在該領域的一項IEC標準提案以95%的贊成率成功立項,目前該標準即將正式發布,同時由我國提出的另一項IEC標準預計今年完成投票,兩項標準共同構成了智能制造可靠性標準體系基本框架。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出現漏洞,將直接威脅國家經濟和人民財產安全。2010年,伊朗爆發的“震網”病毒感染了包括中國在內的4.5萬多個網絡。工控系統信息安全不同于傳統IT信息安全,生產線停機或者誤動作都將導致巨大經濟損失,甚至人員生命危險和環境破壞。為推動工業信息安全國際標準的制定,IEC與國際自動化協會成立聯合工作組,制定一系列國際標準。作為國內對口委員會,我們組織國內專家持續參與IEC/TC65信息安全國際標準化活動,將IEC國際標準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并組織制定了一系列自主技術國家標準,為工業信息安全相關技術要求的廣泛應用并與國際接軌提供指導。 


記者: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業變革的使能技術,是促進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請您介紹一下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工作情況? 


歐陽勁松:由于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著資源環境剛性約束、產品質量不高、創新和核心競爭力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等諸多挑戰,在我國推進智能制造,要解決“2.0補課、3.0普及、4.0示范”問題。 


我作為專家組成員,深度參與了科技部“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智能制造)的實施工作和“十三五”國家科技規劃先進制造領域的編寫工作,牽頭開展智能制造現有標準的梳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研究以及《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編寫。儀綜所圍繞數字化車間、數據字典與數據描述、系統集成與互聯互通、能效與安全保障、智能產品等方面,全面開展智能制造關鍵基礎性標準研究,建立智能制造綜合試驗平臺,面向各領域提供智能制造標準驗證、咨詢評估、宣貫培訓等公共服務。 


在國際標準化方面,儀綜所團隊積極參與智能制造參考模型、智能制造框架與系統架構、智能制造信息模型,以及數字工廠、智能設備管理、數據字典、產品生命周期管理、OPC統一架構等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標準化工作組,在各種會議上介紹我國智能制造理念。為了在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領域發揮中國作用,儀綜所專家牽頭承擔了智能制造用例工作組召集人、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究任務組組長、智能功能維度任務組組長等重要職務,組織各國專家開展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和國際標準分析與制定工作。 


在國際標準化工作推動下,儀綜所作為中國科技部和德國教研部成立的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中方執行機構、中德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副組長單位,深度開展與德國的標準化合作。同時,利用長期沉淀的國際標準化工作資源,積極推動與歐盟、法國、日本等國的雙邊和多邊標準化合作,使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化成果得到了各國的一致認可。


記者: 基于您多年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經驗,您對我國的國際標準化工作有哪些建議? 


歐陽勁松: 目前除專業標準化機構外,國內很多團體、協會、學會都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形成我國參與國際標準的熱潮。這一方面有利于我國跟蹤國際新技術新領域發展,提前布局研發;但另一方面,從行政管理角度,也要抓緊制定相關法規規章,使各方力量協同起來,整合優勢,形成合力,統一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力量。 


國際標準化是多邊的工作,是各國共贏,或直接利益或潛在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將中國技術貢獻國際的確可贊,但將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利益整合才是最佳且可持續的。堅守國際標準化規則,公平、公正、開放是我們必須遵守和捍衛的,而加強溝通交流是最有效的手段。標準化工作越開放,就越能獲得好的資源,可持續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標準化工作的根基是服務,服務于科技創新,服務于產業發展,服務于社會治理,因此國際標準工作更應本著服務的心態,主動作為,走向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主戰場,深度參與研發周期的各環節,傳導標準化工作思維、方法、知識,特別是國際標準化信息、動態。這樣才能使國際標準化工作可持續,才能有更多的資源支持標準化工作。 


能代表某個領域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這既是國家的信任,也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因此,要充分了解整個產業特點、技術發展和行業共同訴求,才能自信地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才能既反映中國的問題,又為全球產業的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國際標準化 智能制造 工業測控    瀏覽量:2499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讓制造業不缺測試測量工程師

最新發布
行業動態
人物專訪
國際資訊
儀商專題
按分類瀏覽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電話:020-34224268 傳真: 020-34113782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粵ICP備16022018號-4